没有合适的资源?快使用搜索试试~ 我知道了~
资源推荐
资源详情
资源评论
































摘要
Ⅰ
DSP 芯片,也称数字信号处理器,是一种针对数字信号处理而特别设计的微处理器。
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上取得的突破进展,集成化的 DPS 数字信号处理器具有体积小、
功耗低和运算速度快等诸多优点,因此非常适用于语音信号的压缩处理。目前的 DPS 芯片
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而在通信和其他信号处理领域得到广泛注意,并已成为开发应用的
热点技术。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语音压缩技术的应用领域越
来越广泛,目的是在保证语音一定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其编码比特率,便于在有限的传
输带宽内让出更多的信道来传送图像、文档、计算机文件和其他数据流。为此,国际电信联
盟(ITU)推出了 G.711 标准,即 PCM 编码调制。具有语音质量高、低延时和稳定性好的优点,
可用于数字语音通信领域,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本文首先简要的介绍了语音压缩编码算法的发展进程,以及发展趋势。在着重分析和研
究了 G.711 标准的算法原理的基础上,详细说明了基于高性能 DSP(TMS320F2812)的语音压
缩编解码系统的实现方法,并针对算法的实时实现出现的运算量大的问题。
全文分为四章,第一章概述语音压缩编解码的发展进程、趋势以及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及 意 义 。 第 二 章 分 析 了 语 音 信 号 编 、 解 码 原 理 与 G.711 标 准 的 算 法 原 理 和 论 述 了
TMS320F2812 软、硬件的开发和设计。第三章主要对结果进行讨论与验证。第四章详细的
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语音压缩编码,G.711, TMS320F2812。

ABSTRACT
Ⅱ
Abstract
DSP Processor is designed for real-time digital signal Process.With the great Progresses and
a series of break-through in VLSI technologies,integrated DSPs process out soon after. Integrated
DSPs Possess many advantages,such as compactness,low Power cost,and high working speed
and so on which are mostly suitable in speech signal compressing. Present DSPs are get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s in the information field , due to its Powerful signal Processing ability ,
becoming a hot-point technique in communication and other relating signal nrocessing area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Internet
technology, Application of Digital speech Coding is more widely in recent years. Digital speech
Coding can reduce rate of bits ,for the purpose of provided more channels to transfer image、
document、computer files and other Data stream, but the operation must assure quality of speech.
So ITU introduce G.711, a voice compressing criterion, 64kbps rate speech Coding.The criterion
have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peech quality 、 low time delay and good stability,which can be
applied in the area of digital speech communication and be worth researching highly.
First of all the development course and tendency of Speech Compress Coding has been
introduced.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and research to theory of G.711 criterion arithmetic ,
realization of the algorithm of speech coding’s system based on TMS320F2812 is narrated .Due to
large operation when arithmetic is run in real-time,several methods of optimized codes was put
forward .Loaded optimized codes in TMS320F2812 and simulated,the arithmetic’s performance
was compared·
Whole paper is made up of three chapters In the first chapter , summarizes the
classification、standard and tendency of Speech coding ; in the second chapter,theories of G.711
criterion arithmetic are analyzed: design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speech coding,system based
on TMS320f2812;in the third chapter 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 are analyzed; in the last
chapter ,the main conclusions of design are summarized.
Keywords: Speech Compress Coding,G.711criterion, TMS320F2812.
第一章 引 言

第一章
- 2-
1.1 语音编码的发展进程及现状
语音信号处理的研究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 1876 年贝尔发明的电话,该发明首次用声电、
电声转换技术实现了远距离的语音传输。1939 年 Dudley 研制成功第一个声码器,从此奠定
了语音产生模型的基础,这一工作在语音信号处理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本世纪 30 年代
以前,语音信号的处理及传输均是以模拟的方式进行。1937 年 A.H.Reeves 提出了脉冲编码
调制 PCM(Pulse Code Modulation)理论开创了语音数字化通信的历程。数字化语音的传输与
存储可靠性、抗干扰、速交换、易保密等各方面都远胜于模拟语音。从最初的 64kbps 的标
准 PCM 波形编码器到现在 4kbps 以下的参量编码的声码器,语音压缩编码在几十年里得到
迅速发展。语音压缩编码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波形编码、参量编码及二者相结合的
混合编码。此外还有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增强多带激励声码器 MBE(IMBE)算法。波形编码
是将时间域信号直接变换为数字代码,力图使重建语音波形保持原语音信号的波形形状。
波形编码的基本原理是在时间轴上对模拟语音按一定的速率抽样,然后将幅度样本分层
量化,并用代码表示。解码是相反过程,将接收的数字序列经解码和滤波后恢复成模拟信号。
波形编码具有抗噪性能强、语音质量好等优点,但需要较高的数码率,一般为 16kbps~ 64kbps。
如果希望有较高的编码质量,当编码速率在下降时,其合成语音的性能会下降得很快。最近,
对于波形编码器提出了一些新技术,例如后滤波器、改进激励程序等,使得语音质量有比较
大的提高。
参数编码又称为声码器技术,它通过对语音信号进行分析,提取参数来对参数进行编码,
在接收端能够用解码后的参数重构语音信号。参数编码主要是从听觉感知的角度注重语音的
重现,即让解码语音听起来与输入语音是相同而不是保证其波形相同。这种编码方式一般对
数码率的要求要比波形编码低很多,但只能达到合成语音的质量(即自然度、讲话者的可识
别性都较差的语音),即使码率提高到与波形编码相当时,语音质量也不如波形编码。应用
广泛的线性预测 LPC(Linear Predictive Coding)声码器是典型的语音参数编码器。最新的参数
编码器有正弦变换编码器、波形内插编码器等。在保证语音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比特
率,仍然是语音编码研究的主要焦点。然而,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它受多种因素的限制,
例如:语音信号所包含的信息内容。但是,作为一个速率低限,临界信息速率应该是人理解
信号所需要的最小速率,但这是一个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因为有关语音信号的某些
信息,人能够感觉到有变化,而编码器却找不到对应的特征参量。反之,有时语音的波形和
特征参量变化很大,而人同样可以理解。要达到理论上 50bit/s 确语音信息率最低限这个目
标,对人脑感知信号的过程,必须有更深入的研究。
在中国,语音和语言处理技术的研发略晚于国外。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的俞铁城教授

第一章
- 2-
应该说是中国最早涉足这一领域的人之一,他于 1977 年在《物理学报》发表了全国第一篇
关于语音识别的论文。清华大学语音技术中心紧随其后,语音界老前辈方棣棠教授、吴文虎
教授于 1979 年创立语音技术中心(原名语音实验室),现已有 27 年的历史。随后,全国各地
从事这方面研究的机构越来越多,比较著名的有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
究所、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在语音学研究方面,吴宗济先生的起步
更早)、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等。在这些顶尖的学术机构的带动下,中国的语音和
语言处理技术得到很大发展,并逐步在国际上引起注意。
1.2 语音编码技术
语音编码的主要功能就是把语音的采样值编码成少量的比特(帧)。而且,在通信过程
产生误码、网络抖动和突发传输时,这种方法必须具有健壮性(Robustness)。在接收端,
语音帧先被解码为采样值,然后再转换成语音波形。语音编码的目的,是在给定的编码速率
下,使得从解码恢复出的重构语音的质量尽可能高。语音编码主要可分为两种:波形编码和
参数编码。波形编码就是根据语音的信号波形导出相应的数字编码形式,令在接收端的解码
器能恢复出与输信号波形相一致的原始语音。波形编码的基本思路是忠实地再现语音的时域
波形。为了降低比特率,波形编码会充分利用相邻抽样点之间的相关性,对差分信号进行编
码。波形编码的方法简单,有较好的合成语音质量。但它的码率高,当码低于 32kbps 的时
候 音 质明 显 降 低 。 著名的 波 形 编 码 标准 有 G.711 ( 64kbps PCM 编 码 调制 ) 和 G.726
(16/24/32 kbps ADPCM 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参数编码的原理和设计思想和波形编
码完全不同。它根据对人的发声机理的第一章绪论分析,着眼于构造语音生成模型,该模型
以一定的精度模拟发声者的声道,接收端根据该模型还原生成发声者的语音。编码器发送的
主要信息是语音生成模型的参数,相当于语音的主要特征,而并非语音的波形幅值。参数编
码器可以有效地降低编码比特率,目前小于 16kbps 的低比特率语音编码都采用参数编码。
1.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带宽有限的无限通信、信道价格昂贵的卫星通信和军用保
密通信的需求不断增加,各种与语音应用服务相关的新业务不断涌现,要求语音数据能被灵
活处理、存储、转发和传送。为了减少存储量和传输速率,需要对语音信号进行编码压缩,
因而对语音编码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受到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重视。
如何在有限的频带中得到较高的合成语音质量,并且尽可能地降低语音传输速率,就成
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人员对国际电信联盟 ITU 公布的一系列语音编码标准的算法实
现上做了大量工作,尤其对一些性能优良的算法。当前,对 G.711 标准中算法的研究一直在

第一章
- 3-
进行,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程序得到了很大的优化。但是这些研究更多的是集中在如何
减小整个算法的复杂度方面,完全独立在 DSP 平台上的实现则相对很少。
本文主要讨论 G.711 标准的编码以及其在基于 TMS320F2812 实时实现的设计与开发。
首先简要的介绍了语音压缩编码算法的发展进程,以及发展趋势,然后着重分析和研究了
G.711 标准的算法原理与结构,详细说明了基于高性能 TMS320F2812 的语音压缩编解码的
实现方法,并针对算法的实时实现出现的运算量大的问题。
全文分为四章,第一章概述语音压缩编解码的发展进程、趋势以及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及意义。第二章分析了语音信号编、解码原理与 G.711 和论述了 TMS320F2812 软、硬件的
开发和相关技术。第三章主要介绍对系统进行硬件设计。第四章详细介绍系统的软件设计以
及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总结。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2.1 G.711 编解码原理介绍
2.1.1 语音的数字化过程
语音的数字化过程是语音传输的基础,是把模拟的语音信号转化为可控制的数字信号的
过程.其主要操作是将模拟音频信号每隔一定时间间隔截取一段,并将所截取的信号振幅转
换成由一组二进制序列表示的离散序列,即数字音频序列。在这一处理过程中,涉及到对模
拟音频信号的采样、量化和编码。
(1)取样过程:模拟音频信号是一个在时间上和幅值上都连续的函数 f(f)。取样的过
程就是在时间上将函数 f(1)离散化的过程。一般的取样是按均匀的时间间隔进行的。由于人
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致在 20Hz-20kHz,因此声音的质量与音频信号的频谱范围以
及采样时间间隔有关。
剩余37页未读,继续阅读
资源评论


louis7617
- 粉丝: 2
上传资源 快速赚钱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在AI+时代,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如何解决资源稀缺与服务效率问题?.docx
- 政府创新规划下,如何让AI+数智应用科技管理系统既智能又能有效创造价值?.docx
- 政府创新规划涉及多方面,AI+数智应用科技管理系统如何助力协同发展?.docx
- 在AI+时代,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市场化有效整合科技资源,解决平台资源丰富性问题?.docx
- 政府创新评估体系下,科技管理系统如何通过AI+数智应用从单纯的管理向“管理+服务”模式转型?.docx
- 政府创新评估中,如何借助AI+数智应用技术实现科技管理工作效率的大幅提升?.docx
- 政府科技服务升级,如何通过AI+数智应用平衡管理效率与深层次价值创造?.docx
- 政府科技规划中的管理系统如何通过AI+数智应用突破“只管理不服务”的瓶颈?.docx
- 政府科技管理如何借助AI+数智应用打破传统模式,实现智能化升级?.docx
- go语言开发的简易聊天室.zip
- 政府科技监测如何借助AI+数智应用科技管理系统实现智能化升级?.docx
- 政府科技监测中科技管理效率低下,如何通过AI+数智应用解决?.docx
- 政府科技评估中,如何通过AI+数智应用科技管理系统实现智能化升级?.docx
- 政府如何在科技创新决策中通过AI+数智应用实现高效管理与价值创造的双重目标?.docx
- 资源型科技平台建设与运营中如何通过AI+数智应用解决资源丰富度问题?.docx
- 资源型科技平台如何借助AI+数智应用提升服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docx
资源上传下载、课程学习等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或建议,欢迎提出宝贵意见哦~我们会及时处理!
点击此处反馈



安全验证
文档复制为VIP权益,开通VIP直接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