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短视频APP参与行为与引导策略研究】
随着2019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的发布,截至同年5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到7.25亿,其中短视频用户占比高达89.38%,主要由95后和00后的大学生群体构成。短视频APP在大学生群体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不仅塑造了他们的价值观念,还影响了他们的行为方式。为了深入了解江西省高校大学生对短视频APP的使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涉及5所高校的530名大学生,经过SPSS分析,数据的信度和效度均得到验证。
一、大学生短视频APP参与行为现状
1. 00后成为主力军:调查结果显示,大一和大二学生(主要是00后)使用短视频APP的比例较高,分别占51.3%和36.2%。短视频APP已经成为00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80后、90后的游戏机相似,成为他们追赶潮流的象征。
2. 男性用户反超女性:尽管女性通常被认为是信息传播者,但在调查中却发现男性大学生参与短视频APP的比例为51.9%,超过了女性的48.1%。这可能与男性学生受“一夜暴富”、“一夜爆红”等心理驱使,更积极投入短视频创作有关。
3. “一超多强”格局:当前短视频市场中,“抖音”占据主导,使用频数达361次,占比55.7%,其次是“快手”(8.5%)、“美拍”(2.8%)和“火山小视频”(1.9%)等。
二、大学生短视频APP参与行为的基本特征
1. 使用时间的碎片化:大部分学生会在任何有空的时间段使用短视频APP,这种“短”、“精”、“快”的特性吸引了大学生,使得他们在碎片化的时光中寻求娱乐。
2. 内容的泛娱乐化:调查数据显示,65.1%的大学生喜欢浏览“搞笑段子类”内容,74.5%的人使用目的是“消遣娱乐”。这反映出大学生群体正趋向于“泛娱乐化”,即通过轻松、戏剧化的内容来放松自己,其中不乏低趣味内容。
三、引导策略分析
面对大学生短视频APP参与行为的现状,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培育健康向上的参与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引导策略:
1. 引导价值观念:教育大学生理解并辨别短视频中的信息,培养批判性思维,避免陷入浅层次的娱乐陷阱。
2. 提升创作质量:鼓励大学生创新内容,创作具有深度和教育意义的短视频,促进知识传播和技能提升。
3. 健康使用时间:推广数字素养教育,教育学生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过度沉迷于短视频APP。
4. 家校合作:家长和学校应共同监督和引导,确保大学生的网络环境健康。
5. 政策法规完善: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规范短视频内容,打击低俗内容,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大学生短视频APP的参与行为已形成独特趋势,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和科学引导,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