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此文档是一份高二语文的月考试题,涵盖了古诗词默写、语言基础知识、文言文词汇理解、语法分析、成语运用以及语病判断等多个知识点。
1. **古诗词默写**:
- 杜甫《蜀相》中的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体现了诸葛亮的忠诚与智谋。
-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中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孤独。
- 李煜《虞美人》中的"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
- 周邦彦《苏幕遮》的"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描绘了荷花的生动景象。
- 杜牧《阿房宫赋》中的"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揭示了阿房宫的奢华。
- 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达蔑视权贵的句子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警示后人的名句是"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 **语言基础知识**:
- 加点字的读音测试涉及到的字如"地坼(chè)"、"霰雪(xiàn)"等,考察了汉字的读音辨识。
- 成语和词汇理解,如"姿态万变"、"技盖至此乎"、"壁:军垒,壁垒"、"戍卒叫,函谷举"等,检验了对古代汉语的理解。
- 词义辨析,如"可怜"一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可以是可怜、同情,也可以是可惜、遗憾。
3. **文言文理解**:
- "造化之尤物"中的"造化"指的是自然界的创造力,"壁"在此处意为驻扎军队的营地。
- "技盖至此乎"中的"盖"是通假字,相当于"盍",意为如何、怎样。
- "项王军壁垓下"表明项羽的军队在垓下构筑营垒。
- "可怜焦土"中的"可怜"表示可惜,形容阿房宫被烧毁的悲惨情景。
4. **语法分析**:
- "若稍饰以楼观亭榭"和"皆以杏仁澄之"的"以"均作介词,表示用。
- "手之所触"与"臣之所好者道也"中的"之"均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 "左,乃陷大泽中"和"项王乃驰"的"乃"表示结果或转折。
- "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与"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的"之"均为结构助词,的。
5. **词类活用**:
-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中的"东"名词作状语,表示向东。
- "六王毕,四海一"的"一"是动词,意为统一;"骊山北构而西折"的"北"和"西"均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
- "燕赵之收藏"的"收藏"名词作动词,意为收藏的物品;"后人哀之而不鉴之"的"鉴"是意动用法,以…为鉴。
6. **成语运用**:
- "踌躇满志"形容胸有成竹,不适合用于学生;"锱铢必较"形容过分计较,用在这里合适。
- "始作俑者"通常用于贬义,不宜用于形容有良好初衷的人;"目无全牛"形容技艺高超,用在这里不恰当。
7. **语病判断**:
- 语病题目涉及的是句子的逻辑性和语法正确性,例如选项A的句子结构完整,无明显语病。
这份试卷主要测试学生的古诗词积累、古文理解、语文基础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对成语和语法的掌握程度。通过答题,学生可以评估自己在这些方面的水平,并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