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 1.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的撰写背景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是针对电子琴项目的一次实践活动总结。该报告详细记录了电子琴设计的实验目的、功能实现、实验原理、硬件配置、软件编程等方面的内容。 2. 实验目的 电子琴课程设计的实验目的是: - 了解计算机发声原理,即计算机如何产生声音; - 熟悉定时器和键盘扫描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编程方法。 3. 实验功能 实验完成的功能主要包括: - 利用键盘1~7进行音调选择,每按一个按键,就能产生相对应的音调; - 存储了三首歌曲,允许用户选择播放; - 提供谱曲功能,用户可通过按键输入音高和音符类型来创作新的旋律; - 在播放存储歌曲或用户谱写的曲目时,对应的音符和节奏会在LCD上显示相应的频谱; - 播放音乐时,按下“返回”键可以返回到主界面或选择循环播放。 4. 实验原理 - 音节由不同频率的方波产生,通过计算音频方波周期并使用定时器计时来实现方波输出,进而在蜂鸣器上发声; - 音乐节拍是通过延时来实现的,一个拍的时间根据预设值决定,比如0.4秒; - 每个音符的定时器初值根据特定公式计算得出,以生成特定频率的方波。 5. 音节与频率关系的数值表 报告中提供了音节与频率之间关系的表格,列出了不同音调对应的频率(单位:赫兹Hz)以及它们在单片机中所对应的十六进制值(X(HEX))。 6. 音高和音长的编码规则 报告中介绍了音高和音长的编码规则,其中: - 音高由三位数字组成,个位表示基本音符(1~7),十位表示音区(低音、中音、高音),百位表示是否升半音; - 音长由三位数字组成,个位表示音符时值,对应不同的几分音符,十位表示演奏效果,百位表示是否有符点。 7. 键盘扫描电路设计 键盘扫描电路设计方面,报告描述了如何将单片机的P1.0~P1.7端口与键盘的对应引脚相连,并且说明了如何利用这些引脚进行按键信息的输入与处理。 8. 项目硬件配置和软件编程 项目中涉及的硬件配置和软件编程的部分未在摘录内容中具体提及,但可以从报告中找到相应的硬件选择依据和软件设计思路。 9. 教学意义 通过这样的课程设计,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单片机的实际应用,包括定时器、键盘扫描电路以及音乐合成的实现,从而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 10. 对未来学习和工作的意义 掌握电子琴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对于学生未来在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及音乐技术等领域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够锻炼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还能够提高他们在跨学科领域中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 粉丝: 830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大数据时代存量档案数字化信息采集.docx
-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doc
- 最新ppt简约小清新风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师课件模板.pptx
- 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ppt通用模板.pptx
- IT前沿技术探索之软件定义网络.doc
- “国培计划”--山西省乡村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实施项目.doc
- 计算机技术应用与电子商务发展分析.docx
- 基于铁路动车所BIM+GIS模型配色规则研究.docx
- 面向卓越软件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docx
- 软考数据库系统工程师复习资料(完全版).docx
-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采编工作的转型分析.docx
- 简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现状与发展展望.docx
- 工程项目管理-第一次必做作业答案.doc
- 中南大学网络学院工程测量考试试题(六)答案.doc
-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期末考试卷子.doc
- 中国网络直播行业分析报告-市场竞争现状与发展前景评估.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