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是整个项目投资过程中的关键步骤,该阶段的决策将对工程造价产生深远的影响。本章内容涵盖了项目投资决策的含义、决策与工程造价的关系、项目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以及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的作用、阶段划分与精度要求和编制方法。
项目投资决策是指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选择和决定投资行动方案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包括对不同建设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还包括做出判断和决策。投资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最高,约在80%到90%之间。决策的正确性是工程造价合理性的前提,决策内容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而造价和投资的多少反过来也影响项目决策。
在项目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包括项目合理规模的确定、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建设地区及建设地点(厂址)的选择、生产工艺和平面布置方案确定、以及设备的选用。这些因素的选择和决策将直接影响项目的总投资额和未来的运营成本。
项目投资估算的作用在于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对工程设计概算起到控制作用,同时也是项目资金筹措及制订建设贷款计划的重要依据。投资估算的精度要求随着项目决策阶段的深入而逐渐提高。项目建议书阶段的投资估算误差控制在±30%以内,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控制在±20%以内,而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则要求控制在±10%以内。
投资估算的编制方法包括静态投资和动态投资估算,以及流动资金估算。静态投资估算方法中,生产能力指数法是根据已建成类似项目的生产能力与投资额粗略估算拟建项目投资额的方法;比例估算法则是基于已建项目中各种工程费用占设备费用比重进行估算的方法;指标估算法是根据投资估算指标进行各项费用估算的方法。动态投资的估算方法和流动资金的估算方法则涉及到更详细的计算过程。
本章还详细介绍了投资估算的编制方法和注意事项,强调了在使用估算指标法时不能生搬硬套,而应根据不同项目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此外,本章还涉及了投资估算精度的阶段划分,以及投资估算的编制方法,包括静态投资的估算方法、动态投资估算方法和流动资金的估算方法。
此外,投资估算不仅包括建设项目的固定投资,还包括了项目的流动资金估算,以确保项目资金的完整性和持续性。流动资金的估算方法分为扩大指标估算法和分项详细估算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工作,是确保项目投资效益和防止资源浪费的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决策和精准的投资估算,将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对项目合理规模、建设标准、建设地点、生产工艺及设备选用等因素的综合分析与评估,可以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从而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