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服务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现代服务业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发展模式创新不足、科技创新支撑不足、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薄弱等问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国家科学技术部推出了“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并于2021年度发布了项目申报指南。
本项重点专项的核心目标是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现代服务业的技术进步和模式创新,从而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专项的实施基于新一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强调了创新、开放、分享、协同和融合的发展理念,意在打造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相适应的技术支撑体系。通过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融合,进一步构建现代服务支撑平台,以实现互联网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形成新的服务生态。
具体来说,专项的研究方向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主要领域:
1. 现代服务科学理论:探索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科学基础,包括服务设计、服务流程优化、服务质量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研究。
2. 服务关键核心技术:专注于研发现代服务业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技术,如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并实现这些技术的行业应用。
3. 新兴服务业支撑平台研发与示范:围绕新出现的服务需求,研发支撑平台技术,如智能服务平台、共享经济平台等,并进行应用示范。
4. 科技服务业支撑平台研发与示范:构建科技服务业的支撑平台,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加强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
5. 文化科技服务业支撑平台研发与示范:以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研发服务于文化消费、文化产品的创新与营销的支撑平台。
对于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规定了启动不少于24个项目,并为这些项目预设了总计约4.6亿元的国拨经费。指南中还特别强调了应用示范类项目应鼓励地方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以及市场的积极参与,并强化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项目申报者需全面覆盖指南所列出的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并确保项目实施期限不超过三年。
其中,“众智科学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作为基础研究类项目之一,其研究内容更是广泛涉及智能主体的网络心智模型、智能互联模型、众智网络生态结构理论、智能交易理论、智能度量方法、智能进化理论等关键科学问题。此类研究不仅旨在产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申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还将致力于制定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并通过新一代现代服务实验平台进行应用验证,以期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研究的价值。
总而言之,国家科学技术部推出的这项重点专项,不仅致力于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关键技术研发,更通过应用示范来激发和展现这些技术的实际价值。通过对现代服务业在理论、技术、平台和应用各层面的深入研究和创新实践,预计将会极大提升我国现代服务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