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编实验 实验一 I/O地址译码

汇编语言实验一 I/O 地址译码 本实验的目的是掌握 I/O 地址译码电路的工作原理。实验电路中使用了 74LS74 作为 D 触发器,74LS138 作为地址译码器。实验目的通过观察信号灯的亮暗情况来掌握 I/O 地址译码电路的工作原理。 实验原理和内容: 在实验电路中,74LS74 作为 D 触发器,可以直接使用实验台上的数字电路实验区的触发器。74LS138 作为地址译码器,输出端 Y0~Y7 在实验台上的“I/O 地址“输出端引出,每个输出端包含 8 个地址。例如,Y0:280H~287H,Y1:288H~28FH,……。当 CPU 执行 I/O 指令且地址在 280H~2BFH 范围内,译码器选中,必有一根译码线输出负脉冲。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 MOV DX, 2AOH 和 OUT DX, AL 两条指令来输出一个负脉冲,控制 L7 闪烁发光。利用这个负脉冲,我们可以通过软件延时实现时间间隔,例如使用延时子块 delay proc near。 在实验代码中,我们使用了数据段、栈段和代码段。数据段中定义了数据,栈段中定义了栈,代码段中定义了程序。程序中使用了 MOV、OUT、PUSH、POP 等指令来控制实验电路。例如,MOV DX, PORT+280H-280H 将端口号送到 DX 寄存器中,OUT DX, AL 将端口号输出到实验电路中。 实验分析: 1. 程序实现过程: ⑴ 从 al 读一个负脉冲到 Y0 端口,作为 D 触发器的时钟,D 触发器就输出高电位,发光二极管亮;⑵ 延时;⑶ 从 al 读一个负脉冲到 Y1 端口,送给 D 触发器的清零端,发光二极管灭;⑷ 检测键盘缓冲区是否有字符,若有,表明按了键,程序结束,二极管亮灭结束;若无,再次执行以上三步,直到用户按键。 2. 地址译码: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 10 根地址线 A0---A9,其中 A3、A4、A5 接 74138 的输入端 A、B、C,因第三位A0、A1、A2 对应 000----111 八种模式,故每个输出端包含 8 个地址、Y0:280H~287H,Y1:288H~28FH,……。又因 A9、A8、A7、A6 控制片选端,所以要求A9=A7=1,A8=A6=0。 3. CPU 执行 I/O 指令过程: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片 8086,工作在最小模式下;程序中没有采样 busy 信号,故采用的是无条件传送方式输出到外设,与外设的速度匹配通过软件延时完成。例如,MOV DX, PORT+280H-280H out DX, AL out DX, AL 执行 out dx, al 的总线周期:T1:地址线 A0---A9 送地址 280(10 1000 0000B);T2:与非门打开,74138 译码,WR 非 变为低电平,DEN 非(数据允许输出)端变为低电平;若数据已准备好,则三态门打开,进行 T4;若数据没有准备好,则自动加入 Tw,直到数据准备好,进行 T4 周期T3(Tw): WR 非及 DEN 非保持低电平;T4:将数据送至端口 Y0,结束。 实验结果: 发光二极管闪烁,按键后熄灭。

































- 杨才2013-01-21程序基本正确,但是接口要视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
- Liuxiaoyao_19922013-03-24谢谢~程序正确
- Casablanca_20122012-10-21要是能发一整套实验就好了

- 粉丝: 1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下一代新型网络架构软件定义网络SDN杨磊.ppt
- 年度数据库管理系统产业分析报告.docx
- 考勤管理系统项目管理课设.doc
- 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中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现状和问题.docx
- 免费自动送料小车研究设计(基于三菱PLC控制的)[].doc
- 可编程逻辑设计(EDA).doc
- 计算机大数据技术在城市电力节能中的应用分析.docx
- PLC应用课程设计-储料单元和翻转送料控制.doc
- 计算机应用基础(本)课程教学大纲.doc
- JSP网上购物系统毕业设计方案论文.doc
-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冯博琴第三版课后答案.doc
- LinuxFTP服务器安装与配置.doc
- 微课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docx
- Oracle数据迁移技术与实施方案.doc
- GSM和CDMA无线网络计划优化方法探讨.doc
- 区块链技术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