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是一种自由和开放源代码的类UNIX操作系统,由林纳斯·本纳第克特·托瓦兹在1991年首次发布。其发展历史可追溯至1983年理查德·斯托曼创立的GNU项目,该项目旨在创建一套完整的自由软件系统。Linux系统基于GNU通用公共许可证(GPL)发布,这是一种开放源代码的公共许可证,支持各种计算机硬件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路由器、视频游戏控制台、台式计算机、大型机和超级计算机。
Linux的诞生与一款名为Minix的教学用类UNIX操作系统有关,Linus Torvalds 在此基础上创建了Linux内核。Linux内核与GNU项目中的工具结合,形成了今天的GNU/Linux系统。Linus Torvalds 在1991年通过MINIX新闻组征求对他的小创造——Linux 0.01版的意见,并在同年10月5日发布了0.02版。此后,Linux经历了多个版本的迭代,直至1994年Linux 1.0发布,正式采用GPL协议。
Linux的系统结构及其基础操作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课程内容涵盖Linux环境下的C程序设计、Shell程序设计、系统程序设计、文件操作与文件管理、进程控制和进程间通信、网络程序设计等多个方面。课程将通过理论讲授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总学时为32小时,学分为2,先修课程为程序设计基础。考核方式分为考试、实验和平时表现,分别占比60%、30%和10%。
课程的具体章节安排如下:
第一章:Linux基础,包括对Linux系统及其历史的介绍、系统结构、基本命令和操作的掌握,总计4学时。
第二章:Shell程序设计,涉及Shell脚本编写与设计,总计5学时。
第三章:Linux系统程序设计(一),侧重于文件操作与文件管理,总计4学时。
第四章:Linux下简单的C程序设计,旨在使学生能够编写简单的C程序,总计6学时。
第五章:Linux系统程序设计(二),内容包括进程控制和进程间通信,总计6学时。
第六章:Linux网络程序设计,介绍网络编程的相关知识,总计7学时。
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
1. Linux基本命令的使用,2学时,属于验证型实验。
2. Shell程序设计,2学时,属于设计型实验。
3. 文件操作与文件管理,2学时,属于验证型实验。
4. Linux下简单C程序设计,2学时,属于验证型实验。
5. 进程控制和进程间通信,2学时,属于设计型实验。
6. 网络程序设计,2学时,属于验证型实验。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练运用Linux操作系统进行程序设计,并掌握在Linux环境下开发软件的基本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