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检员考试知识点】
1. 安全生产方针:中国的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强调在工作中必须重视安全,提前预防事故的发生。
2. 职工安全培训: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企业必须对所有职工进行安全培训,未经培训的员工不得上岗。特种作业人员需通过专门培训并取得操作证书才能作业。
3. 串联通风:这是一种通风方式,指一个用风地点的回风直接进入其他用风地点。
4. 扩散通风:适用于深度不超过6米、入口宽度不小于1.5米且无瓦斯涌出的硐室,利用空气自然扩散进行通风。
5. 矿井通风方法:包括抽出式、压入式和抽压混合式,用于控制矿井内的空气质量。
6. 矿井五大自然灾害:水灾、火灾、瓦斯事故、煤尘爆炸、顶板事故,是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威胁。
7. 火灾三要素:热源、可燃物和空气,缺一不可,是判断火灾发生条件的关键。
8. 工作面温度:按照规程,采掘工作面最高温度不得超过26℃,机电硐室设备最高温度不得超过30℃。
9. 瓦斯涌出形式:分为普通涌出和特殊涌出,普通涌出通常用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相对瓦斯涌出量来衡量。
10. 局部瓦斯积聚:当瓦斯浓度达到2%,体积在0.5立方米以上时,称为局部瓦斯积聚。
11. 矿井瓦斯等级:分为低瓦斯矿井、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不同等级的矿井需要采取不同的安全措施。
12. 盲巷定义:长度大于6米且通风不良的独头巷道,是瓦斯积聚的潜在危险区域。
13. 瓦斯检查三对口:瓦检牌板、瓦检手册和瓦斯台帐的数据必须一致,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14. 温度测量位置:采煤面温度应在运煤道空间距回风道口15米处测量,掘进工作面温度在工作面距迎头2米处测量。
15. 瓦斯浓度警戒值:矿井总回风巷或一翼回风巷中瓦斯或二氧化碳超过0.75%时,必须采取措施。
16. 停止作业条件:采区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回风巷中瓦斯浓度超过1.0%或二氧化碳超过1.5%时,需停止作业。
17. 启动局部通风机条件: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米内瓦斯浓度不超过0.5%。
18. 进风流中气体要求:氧气浓度不得低于20%,二氧化碳不得超过0.5%。
19. 瓦斯浓度警戒线:工作面瓦斯达到1%时停止电钻打眼,瓦斯达到1.5%时停止工作并处理。
20. 光学瓦斯检定仪:常用的型号有AQG和GWJ,可测量0-10%或0-100%的瓦斯浓度。
21. 光学瓦斯检定仪结构:由气路系统、光路系统和电路系统组成,用于检测瓦斯浓度。
22. 人工呼吸方法:包括口对口人工吹气法、仰卧压胸法和俯卧压背法,用于急救窒息人员。
23. 出血分类:动脉出血、静脉出血和毛细血管出血,不同类型的出血需要不同的处理方式。
24. 二氧化碳浓度:采掘工作面回风流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0.5%(非1%),这是错误的观点。
25. 恢复通风:停风的盲巷恢复通风前,需确认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米内瓦斯浓度不超过0.5%。
26. 局部通风机风量:吸入风量应当大于进风巷道的风量,以保证有效通风。
27. 瓦斯含量与涌出量:开采规模大并不一定意味着瓦斯涌出量大,但通常有正相关关系。
28. 火灾事故死亡原因:大多数遇难者死于有毒气体中毒。
29. 掘进工作面风筒位置:风筒出口应尽可能接近工作面,但并非越近越好,需考虑通风效果和安全距离。
30. 角联风路:风向容易逆转可能是由于风阻过大,但并不绝对。
31. 瓦斯含量与涌出量关系:瓦斯含量小并不代表涌出量一定小,涌出量受多种因素影响。
32. 瓦斯浓度与爆炸威力:瓦斯浓度并非越高爆炸威力越大,爆炸威力还取决于氧气浓度和其他可燃物质。
33. 煤尘粒度与爆炸性:煤尘粒度小确实可能增加爆炸性,但不是唯一决定因素,还需要考虑氧气含量等。
34. 一般而言,安全管理和个体防护对于防止煤矿事故至关重要,确保所有员工了解并遵守安全规程,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是保障矿工生命安全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