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O.NET是.NET Framework中用于数据库访问的关键技术,它为开发者提供了高效、灵活的方式来与各种数据库交互,包括SQL Server、Oracle、Access等。ADO.NET引入了一种全新的非连接编程模型,同时具备对XML的强大支持,使得数据处理更加高效。
在以数据为中心的应用程序设计中,ADO.NET提供了两种主要的工作模式:连接环境和非连接环境。连接环境,用户始终保持与数据源的连接,适合实时性强且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应用,但可能导致网络资源占用大、扩展性差。相反,非连接环境允许用户离线操作数据,提高应用的扩展性和性能,但需要处理数据同步问题。
ADO.NET的主要组件包括:
1. **Connection**:代表与数据源的连接,如SqlConnection用于SQL Server,OleDbConnection用于OLE DB数据源。
2. **Command**:用于执行数据库查询和命令,如SqlCommand。
3. **DataAdapter**:作为桥梁,连接数据库与无连接对象,例如DataTable,负责数据的填充和更新。
4. **DataSet**:内存中的数据缓存,类似于关系数据库,包含多个DataTable,支持数据行、列和约束。
5. **DataReader**:只读、向前的流式数据访问,适合大量数据的快速读取,但不支持更新。
从ADO到ADO.NET的变化体现在架构上,ADO.NET引入了DataSet和DataAdapter,使得在非连接环境下操作数据成为可能。SQL Server .NET数据提供程序(System.Data.SqlClient命名空间)比OLE DB数据提供程序更高效,因为它避免了额外的OLEDB层。而OLE DB .NET数据提供程序(System.Data.OleDb命名空间)则适用于多种数据源的兼容。
在连接环境中,通常遵循以下步骤:
1. 打开连接。
2. 创建并执行Command。
3. 使用DataReader读取数据。
4. 关闭DataReader。
5. 断开与数据库的连接。
而在非连接环境下,流程变为:
1. 打开连接。
2. 使用DataAdapter填充DataSet。
3. 关闭连接。
4. 在DataSet中操作数据。
5. 当需要更新数据库时,再次打开连接。
6. 使用DataAdapter将DataSet中的更改同步到数据源。
7. 关闭连接。
对于数据源的连接,ADO.NET支持Windows验证和混合模式(Windows验证与SQL Server验证)。Windows验证模式提供更高的安全性,而混合模式则允许灵活的认证方式。
ADO.NET通过其独特的架构和组件,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库访问能力,无论是在连接还是非连接环境下,都能有效地处理数据,同时兼顾效率和灵活性。理解并熟练掌握这些核心概念和组件,是开发高效数据库应用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