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数据库是一种关系型数据库,它由多个二维表(即数据表)组成,表中每一行数据由主键保证其唯一性,而表之间通过外键实现相互关联。主键是表中的一个或一组字段,用于唯一标识表中的每一行。列是指表中的字段,即表中的数据被组织成列,每列都具有一个名称。外键是一个表中的列,该列中的值必须是另一个表中主键列中值的副本,用于在表之间建立连接。域是指列的数据类型及其取值范围。在关系型数据库中,空值代表该字段的数据未知、不适用或尚未赋值。
SQL(结构化查询语言)是一种用于管理关系型数据库的标准编程语言。它不仅用于查询表中的数据行,还可以用于插入、修改和删除表中的数据行。此外,SQL还支持创建、修改、删除数据库对象,如表、视图、索引等,以及用于事务控制和数据库访问权限管理。
在Oracle SQL中,主要的SQL语句可以分为四类:数据处理语言(DML)、数据定义语言(DDL)、事务控制和数据控制语言(DCL)。DML语句包括SELECT、INSERT、UPDATE、DELETE、MERGE等,用于数据行的查询、插入、修改和删除。DDL语句包括CREATE、ALTER、DROP、RENAME、TRUNCATE等,用于创建、修改、删除数据库对象。事务控制语句如COMMIT、ROLLBACK、SAVEPOINT用于管理事务的一致性和完整性。DCL语句如GRANT和REVOKE用于管理用户对数据库对象的访问权限。
SELECT语句是SQL中用于数据查询的基本语句,它可以从一个或多个表中获取数据。SELECT语句的基本语法结构包括SELECT和FROM两个关键字,SELECT后面是要检索的列名或表达式,而FROM后面是要查询的表名。如果要从多个表中获取数据,则可以在FROM后列出多个表,并用逗号分隔。在SELECT语句中还可以进行数学表达式的计算,比如对数值和日期型字段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在使用NULL值时需要注意,任何数值与NULL进行四则运算的结果都将是NULL。
字符串连接操作符“||”用于将多个字符串拼接成一个字符串,其用法是将“||”操作符置于两个字符串表达式之间。例如,可以将员工的姓氏和职位ID用“||”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字符串列。使用DISTINCT关键字可以去除SELECT语句结果中的重复行,返回不重复的结果集。
WHERE子句用于对SELECT、UPDATE和DELETE语句的结果集进行限制,只返回满足特定条件的记录。通过使用比较操作符,如等于(=)、大于(>)、大于等于(>=)、小于(<)、小于等于(<=)、不等于(<>)以及IN、LIKE、IS NULL等,可以设置过滤条件。
以上就是Oracle SQL语句学习中的核心知识点,涵盖了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概念、SQL语言的分类和功能、以及具体到SELECT语句的使用方法和相关操作。这些内容对于理解和运用Oracle SQL语句进行数据库操作是至关重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