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图形学是信息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如何在屏幕上生成和操纵图像。在这个领域中,裁剪是一项基本任务,用于限制可视区域,确保只显示感兴趣的部分。Cohen-Sutherland裁剪算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二维图形处理中的线段裁剪算法,能够有效地处理线段与矩形边界之间的关系。 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将矩形窗口的四个边缘(左、右、上、下)编码为二进制值,并为线段的两个端点赋予相应的编码。然后通过一系列逻辑运算判断线段是否完全在窗口内、完全在窗口外或部分在窗口内。对于部分在窗口内的线段,算法会进行适当的修改,使线段的端点移动到窗口边界上。 以下是Cohen-Sutherland裁剪算法的伪代码细节: 1. 定义边界编码:LEFT_EDGE(0x1)、RIGHT_EDGE(0x2)、BOTTOM_EDGE(0x4)、TOP_EDGE(0x8)。这些编码组合可以表示线段端点相对于窗口的位置。 2. 定义布尔函数INSIDE、REJECT和ACCEPT,分别用于检查端点是否在窗口内、同时在窗口内外、不在窗口内外的任一侧。 3. 定义一个point2d结构体,包含x和y坐标,用于存储线段的端点坐标。 4. `encode`函数接收一个点和窗口的最小、最大坐标,根据点的位置计算并返回其边界编码。 5. `swapPts`和`swapCodes`函数用于交换两个点的坐标和它们的边界编码,这是在裁剪过程中调整线段端点顺序时使用的。 6. `clipLine`函数是核心裁剪过程,它接收窗口的最小和最大坐标以及线段的两个端点。计算线段两端点的边界编码,然后进入一个while循环,直到线段被接受或拒绝。 7. 在循环中,首先检查线段是否完全在窗口内或完全在窗口外,如果是,则结束循环。如果线段部分在窗口内,根据边界编码决定是否需要对线段进行修正。这涉及到计算斜率m(如果线段非水平),然后根据端点的编码确定需要移动哪个端点到窗口边界。 8. 对于每个边界,根据端点的编码,更新端点的x和y坐标,使其与窗口边界相交。这个过程保证了线段始终与窗口边界有一个交点。 9. 循环结束后,如果线段部分在窗口内,调用`line`函数绘制线段。 这个算法的优点在于其效率和准确性,可以在O(n)的时间复杂度内完成裁剪,其中n是线段与窗口边界的交点数。通过在VS平台下的MFC(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es)实现,可以方便地将这个算法集成到Windows应用程序中,用于图形用户界面的显示和交互。






























- 粉丝: 0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互联网+背景下纸媒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策略思考.docx
- 智慧城市建设的途径与方法研究.docx
- 中国人工智能+时代正在到来.docx
- 基于QKD的低密钥可信度密码算法.docx
- 初中计算机等级考试理论复习题.doc
- 虚拟网络技术在计算机安全中的作用效果.docx
- 财务管理信息化.docx
- matlab-美赛资源
- 区块链技术对市场监管的影响和思考.docx
- 校园暴力蔓延互联网.docx
- 基于单片机控制WIFI只能小车大学本科方案设计书.doc
- CP1-PLCModbus-RTU简易主站功能.docx
- Sqlserver图书馆管理.doc
- 电力信息化行业网络安全主动防御技术研究.docx
- 区域医疗信息系统建设中云计算的应用.docx
- 电梯PLC大学本科方案设计书1.doc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