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nx后台vmstat命令

vmstat命令是最常见的Linux/Unix监控工具,可以展现给定时间间隔的服务器的状态值,包括服务器的CPU使用率,内存使用,虚拟内存交换情况,IO读写情况。这个命令是我查看Linux/Unix最喜爱的命令,一个是Linux/Unix都支持,二是相比top,我可以看到整个机器的CPU,内存,IO的使用情况,而不是单单看到各个进程的CPU使用率和内存使用率(使用场景不一样)。 Linux/Unix 系统管理员在监控系统性能时,经常会使用 `vmstat` 命令。这个命令提供了关于操作系统核心层面的关键信息,包括CPU、内存、虚拟内存交换、输入输出(I/O)活动以及系统调度等状态。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 `vmstat` 的各个字段含义及其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vmstat` 的基本使用格式为 `vmstat [interval] [count]`,其中 `interval` 是采样间隔的时间(单位为秒),`count` 是采样的次数。例如,`vmstat 2 1` 表示每隔2秒采集一次服务器状态,总共采集1次。如果仅提供 `interval` 参数,如 `vmstat 2`,则会持续输出信息,直到用户手动停止。 1. **运行队列(r)**:这个字段显示当前处于可执行状态(正在运行或准备运行)的进程数量。如果这个值长时间保持在CPU核心数量之上,意味着CPU可能存在瓶颈,导致系统响应变慢。较高的运行队列也可能反映在`top`命令的负载平均值上,通常负载平均值超过3、5、10时,分别表示系统压力增大、较高和非常危险。 2. **阻塞进程(b)**:表示因等待I/O操作而暂停的进程数量。当进程无法继续执行,因为它们在等待资源释放(如磁盘I/O完成)时,就会出现在这个列表中。 3. **虚拟内存(swpd)**:这是指被交换到磁盘上的虚拟内存总量。如果这个值非零,可能表明物理内存不足,系统开始使用交换空间,这通常会导致性能下降。如果频繁发生,需要检查是否有内存泄漏,或者考虑增加物理内存。 4. **空闲内存(free)**:表示未被任何进程使用的物理内存总量。当这个值较低时,可能会触发内存交换,导致性能下降。 5. **缓存/buffer memory**:这部分内存用于存储文件系统的元数据和文件内容,提高访问速度。`buff` 显示缓冲区缓存,`cache` 显示文件系统缓存。当内存空闲时,系统会自动将这部分内存用作缓冲和缓存。 6. **磁盘交换(si/so)**:`si` 指每秒从磁盘读入虚拟内存的字节数,`so` 是每秒写入磁盘的虚拟内存字节数。这两个值大于0通常意味着物理内存不足,需要关注。 7. **输入输出(I/O)计数器(bi/bo)**:`bi` 是每秒从块设备接收的块数量,`bo` 是发送到块设备的块数量。这些值可用于监控磁盘读写活动,对排查磁盘I/O问题非常有用。 8. **系统活动(in/cs)**:`in` 显示每秒的中断数,包括硬件中断和软件中断;`cs` 是每秒上下文切换次数。这两项指标高通常意味着系统非常繁忙,可能需要优化。 9. **CPU使用率(us/sy/id/wa)**:这四个字段分别代表用户进程、系统进程、空闲CPU时间和等待I/O完成的CPU时间的百分比。高的`us`和`sy`值可能表示CPU负载过重,而高的`wa`值则可能表明磁盘I/O是性能瓶颈。 在实际操作中,`vmstat` 可以与其他监控工具(如 `top`、`iostat` 和 `htop`)结合使用,以获取更全面的系统性能视图。通过定期采集和分析 `vmstat` 输出,系统管理员可以识别性能问题,优化资源分配,并预防可能出现的故障。同时,了解 `vmstat` 输出的动态变化,有助于理解系统在不同工作负载下的行为,从而做出更有效的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