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介绍

2022.02.10-财富管理系列之2021年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回顾:虑而后得-中信证券-30页.pdf

preview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183 浏览量 更新于2023-09-14 收藏 1.15MB PDF 举报
【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回顾】 2021年,中国银行理财产品的市场经历了显著的变化,反映出理财业务的深化转型和规范化进程。全年新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数量约为48,069只,相较于2020年减少了37.4%,这体现了市场在逐步调整发行节奏,以适应新的监管要求和客户需求。发行方结构方面,城农商行发行数量占据前列,而理财子公司的市场份额逐渐提升,其12月发行占比相比1月提高了18.6个百分点。 在运作模式上,净值型产品的占比显著提升,到12月,新发行产品的净值化比例达到94.0%,比1月提高了41.2个百分点,标志着银行理财业务的净值化转型取得重要进展。固定收益类产品成为主导,12月发行的固定收益类产品占比较1月提升了9个百分点,表明投资者对低风险稳定收益的需求仍然强烈。 投资期限方面,封闭式净值型产品投资期限结构趋于稳定,开放式净值型产品的短期限产品占比增加,非净值型产品6-12个月期限的产品占比上升,反映出投资者对灵活资金配置的需求。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期限延长,混合类产品的长期限产品占比提升,权益类产品期限也趋向于延长,这反映了市场对多元化投资策略的探索。 理财子公司方面,共有22家已开业,7家正在筹建,全年新发行理财产品7,852只,数量逐季增加。国有行和股份行的理财子公司在发行量上领先,其中固定收益类产品占比始终保持在80%以上。投资期限上,封闭式净值型12个月以内的产品占比和开放式净值型6个月以内的产品占比均有所提升,显示出理财子公司在产品设计上更加注重短期流动性。 存续的银行理财产品数量在一季度后逐渐减少,约为3.8万只。城商行的存续产品数量最多,理财子公司存续产品占比逐月增长,至年末,理财子公司存续产品数量较年初增长了20.2个百分点。存续产品的净值化比例也大幅提升,固定收益类产品继续占据主导地位,2021年末占比达到85.6%。 以光大理财为例,其固收系列产品“阳光金18M添利1号”通过调整非标资产配置,实现了较好的收益,年化收益率为6.61%。权益系列的“阳光红ESG行业精选”则在2021年四季度调整了投资策略,增加了固定收益类投资,降低了权益类仓位,实现年化收益18.11%,表明理财子公司在市场调整中展现出灵活应对的能力。 总体来看,2021年中国银行理财市场的净值化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果,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期限分布更加合理,理财子公司的作用日益显现。随着监管政策的逐步完善和投资者教育的深入,预计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将进一步成熟,为投资者提供更为丰富和多元化的投资选择。
身份认证 购VIP最低享 7 折!
30元优惠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