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专业课件的制作和教学设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此份PPT教案由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李伟老师精心编排,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整合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交互式电子白板与传统的多媒体教室教学环境相比,有着显著的功能差异。传统的多媒体教学主要依赖投影设备展示预设内容,而交互式电子白板则实现了操作合一,不仅能够呈现数字化的文本、图片和影像,还支持即时书写和数字化处理,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灵活性和互动性。此外,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保存和重放教学过程,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回顾和巩固。
教案中通过三个教学活动——三角形的分类、认识颜色以及We love animals,展示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如何激发学生的参与度。比如在颜色认知的游戏中,学生需要将文字与对应的色块匹配,这种人机交互方式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而在英语配对练习中,学生通过连线配对单词和图片,既锻炼了语言技能,又强化了视觉记忆。
教学功能的差异体现在操作方式、内容处理能力和教学过程记录上。教师不再只是内容的传递者,而是可以实时调整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反馈生成新的教学内容。同时,交互式电子白板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设计和活动设计可能性,包括内置资源的利用、外部资源的开发以及各种交互形式的设计,如学习者与内容、教师、同伴以及界面的交互。
李伟老师强调,尽管交互式电子白板提供了强大的教学工具,但其教学效果并不自动产生,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和理念。任何教学媒体的成功应用都离不开教师的精心策划和课堂中的动态交互。
教案中的实例展示了如何在化学课中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让学生通过自由组合元件来判断原电池的形成,以及在英语教学中使用“连线配对”游戏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此外,“小小编剧”的活动则利用拖放功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课堂知识。
教案提供两个实践活动,一个是教授"there be"句型,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词汇知识设计教学片段;另一个则是要求参与者选择一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思考如何在白板环境中设计交互活动。
交互式电子白板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其独特的交互性和灵活性,为教师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主动参与度。然而,教师需要充分理解和掌握这种新技术,结合自身的教学设计和理念,才能充分发挥其潜力,创造出高效且有趣的课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