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主要围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深度研究,涵盖了全球市场的主要动态、技术发展路线、政策导向以及相关技术应用等多个维度。
一、全球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发展态势
当前,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不同国家的政策推动了行业的发展,尤其是中国,政策明确提出了智能化与网联化的协同发展战略。特斯拉作为自动驾驶商业化领域的引领者,其Autopilot系统的商业化已经领先一步,而传统车企间通过联盟形式共享技术,推动了智能网联技术的商用化进程,L2级别的搭载率有所提升,L3级别开始渗透市场。科技企业则直接切入高级别的无人驾驶领域,推动了L4以上无人驾驶的商用化。
二、电动化与智能网联技术的协同进步
新能源汽车作为智能网联技术的最佳载体,其加速渗透与电动化技术的发展,为智能网联技术提供了更广阔的施展空间。2020年,中国延续了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海外方面欧洲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加速渗透的趋势。在这一背景下,特斯拉、大众、比亚迪等车企的新能源车型成为市场标杆,引领了电动车技术的发展趋势。
三、ADAS的发展前景与市场空间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是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政策的强制要求标配如自动紧急制动(AEB)等,以及核心部件成本的下降,预计ADAS的渗透率将加速提升。报告预计到2025年,ADAS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500亿元。新能源汽车ADAS市场增速更快,预估2020年为350亿元,到2025年将超过1,000亿元。
四、车联网V2X的加速发展与应用前景
车联网V2X(车与车、车与路的通信)技术是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政策的密集出台加速了车联网的发展。5G技术的全面商用为车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设施支持。华为、Google、百度、腾讯等科技巨头都在推动相关产品和服务的落地。车载操作系统、传感器、通讯设备、中控芯片等硬件,以及车载信息服务、通信服务、云服务等软件需求的增加,正在形成巨大的增量市场。
五、无人驾驶技术的商用前景及市场规模
无人驾驶技术被认为是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终极目标之一。在政策、成本、安全和环保等多方面因素的推动下,无人驾驶技术商用化的步伐正在加快。RoboTaxi(无人出租车)已经开始稳步推进,预计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元。科技企业、车企和出行服务商等多方力量正争相入局,Waymo、百度等企业分别引领着不同的技术路线,特斯拉则计划打造大规模的Robotaxi车队,这可能将对行业造成颠覆性影响。
六、底层技术驱动行业变革
在智能网联汽车时代,车企的角色从传统制造向软件定义汽车转变。软硬件解耦促使研发迭代加速,车企间联合布局优势互补的合作成为主流。电子电气架构向集中式发展,控制器主导权从供应商向车企归集。车规芯片的算力和功耗成为影响智能汽车性能的重要因素。车企与科技巨头的跨界融合,以及底层技术的演进,正在创造新的投资机会。
七、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报告认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即将迎来加速发展阶段。在投资建议方面,报告认为中短期智能座舱和ADAS将会率先落地,长期看好高等级自动驾驶、V2X车联网、围绕出行的服务及应用。ADAS领域、智能座舱、车联网以及无人驾驶都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风险提示包括政策推进不及预期、技术发展不及预期、汽车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等。
总结而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变革,产业的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同时,挑战与机遇并存。政策的推动、技术的成熟、市场的响应共同构成了这一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