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WebService 是一种基于 Java 语言开发 Web Service 的技术,允许基于 Java 的应用程序或者其他语言编写的软件组件以网络服务的方式提供功能。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的技术和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JAX-RPC (Java API for XML-based Remote Procedure Call):
JAX-RPC 是一种使用 XML 和 HTTP 协议实现远程过程调用的规范。它允许开发者将 Java 方法暴露为网络服务。文档中提到的 javax.xml.rpc.ServiceFactory 和 javax.xml.rpc.JAXRPCException 就是 JAX-RPC 技术栈中的一部分。JAX-RPC 为开发 Web Service 提供了一套标准的 API。
2. Apache Axis:
Apache Axis 是一个用于开发 Web Service 的工具包,是 Apache 项目的一部分。在文档中可以看到 import org.apache.axis.client.*; 导入的类,这些类用于创建和调用 Web Service。Axis 提供了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工具,允许用户以相对简单的方式部署和使用 Web Service。
3. Web Service 的组成部分:
- Service:服务端程序,通过特定的接口提供 Web Service 功能。
- Call:客户端调用服务时使用的对象,它代表一次远程方法调用。
- QName:一个 XML 名称的表示,通常用来标识 Web Service 的命名空间以及操作名称。
- Endpoint:Web Service 的网络地址,客户端通过该地址发送请求。
4. 使用代码解释:
- 创建 Service 对象并指定 Web Service 的地址。
- 使用 Service 对象创建 Call 对象,Call 对象用于执行实际的方法调用。
- 设置 Web Service 的操作方法和远程方法调用的参数,包括操作名称、返回类型等。
- 通过 call.invoke() 执行远程调用。
5. Web Service 的通信协议:
文档中提及使用 SOAP (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 进行消息传递,这是一种基于 XML 的消息协议,用于在 Web Service 通信过程中交换信息。同时,还涉及到 HTTP 协议,Web Service 通常通过 HTTP 来传输 SOAP 消息。
6. 异常处理:
在代码中,使用 try-catch 块来捕获和处理异常,这是 Java Web Service 开发中必须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异常处理能确保 Web Service 的健壮性,并且为用户提供清晰的错误信息。
7. Web Service 的发现:
文档中的代码示例使用了固定的 Web Service URL 和操作名称。在实际应用中,Web Service 的消费者还需要使用某种机制来查找服务,例如使用 UDDI (Universal Description, Discovery, and Integration)。
8. 类型和数据绑定:
文档提到的 org.apache.axis.encoding.XMLType 用于在 Java 对象和 XML 之间进行数据绑定,将 Java 数据类型映射到 XML 格式,以便在网络上传输。
9. 返回类型和参数模式:
通过设置 Call 对象的 setReturnType 和参数模式(例如 ParameterMode.IN 或 ParameterMode.OUT),可以指定方法调用时的参数类型以及它们在网络通信中的流动方向。
通过上述知识点的介绍,可以看出 Java Web Service 的开发涉及到一系列标准和技术栈,包括协议、数据绑定、通信协议和异常处理等。开发者需要掌握这些基础,才能有效地创建和使用 Java Web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