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实验报告主要涵盖了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特别是针对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这个实验旨在让学生深入理解SQL Server 2008数据库的逻辑和物理结构,并熟练掌握数据库的创建、修改和删除操作。以下是实验的详细内容和关键知识点:
1. **SQL Server 2008基础知识**:
- SQL Server 2008是微软公司的一款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强大的数据存储、管理和分析功能。
- 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包括数据表、索引、视图等,而物理结构涉及数据如何在磁盘上存储。
2. **数据库创建**:
- 创建数据库需要对用户权限和角色有所了解,通常需要系统管理员权限或CREATE DATABASE权限。
- 使用Transact-SQL语句`CREATE DATABASE`创建数据库,指定数据库名、所有者、初始大小、最大大小、增长方式和存储位置。
- 使用对象资源管理器创建数据库是图形化界面操作,直观易用。
3. **数据表的创建**:
- 可以通过对象资源管理器直接创建数据表,也可以使用`CREATE TABLE`语句。
- 设计数据库结构时,需要考虑表间关系、字段类型、主键和外键约束,以确保数据完整性。
4. **数据操作**:
- 插入数据使用`INSERT INTO`语句,修改数据使用`UPDATE`语句,删除数据使用`DELETE`或`TRUNCATE TABLE`语句。
- 数据更新操作时,必须遵循数据完整性原则,如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5. **E-R图设计**:
- E-R图是实体-关系模型的图形表示,用于描述实体、属性和实体间的关系。
- 在实验中,设计了三个核心表:学生信息表(Student)、课程表(Course)和学习成绩表(SC),每个表都有其特定的字段和约束。
6. **表结构设计**:
- 学生信息表(Student)包含了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专业编号、籍贯和入学时间。
- 课程表(Course)包含了课程号、课程名、学分和学时数。
- 学习成绩表(SC)作为关联表,记录了学生选课的学号、课程号和成绩。
7. **数据库管理**:
- 通过SQL Server 2008的“对象资源管理器”可以进行数据库分离、附加、备份和还原等高级操作。
- 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是保障数据安全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Transact-SQL语句或工具进行。
8. **数据类型**:
- SQL Server 2008提供了多种数据类型,如字符型(char、nvarchar)、数值型(int、decimal)、日期时间型(date)等,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可以确保数据的准确存储。
实验步骤详细描述了创建名为“StudentMIS”的数据库的过程,包括设置文件大小、增长比例和事务日志的配置。此外,还要求设计并实现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表结构,确保符合实际需求。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不仅掌握了数据库的基本操作,还增强了数据库设计和管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