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地图比例尺**:在地图中,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题目中提到的“假如图幅大小相同,下列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指的是在同样大小的地图上,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细节越清晰。比例尺的大小可以通过比较地图上的1厘米代表实际的距离来确定。
2. **经纬线与航海**:“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 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此题考察的是地球表面的距离计算。在地球上,经线的距离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变短,所以三艘船沿着不同纬度行驶,最终同时到达,说明最靠近赤道的船行驶的距离最长,因此速度最快。
3. **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需要结合等高线的分布。题目中提到的“图中陡崖相对高度 H 为”,可以根据等高线的递增或递减规律来估算,通常使用公式:(最高等高线数值 - 最低等高线数值) + 1 ≤ H < (最高等高线数值 - 最低等高线数值) + 2。
4. **相对高差的计算**:相对高差是指两个地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可以通过分析等高线分布来计算。题目中的“图中山峰与甲村的相对高差最大值可能为”,需要找出山峰和甲村所在等高线之间的差距,并考虑等高距,计算出最大可能的相对高差。
5. **河流流向判断**:根据等高线的分布,可以判断河流的流向。等高线从高处指向低处的方向即为水流方向。题目中的“图中 R 河流的流向大致是”,需要观察等高线的排列,找出河流的源头和下游。
6. **植被类型的识别**:根据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可以推断出该地区的典型植被。题目中的“该地的植被类型为”,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特征(如温度、降水等)来判断,可能是落叶阔叶林、常绿硬叶林、常绿阔叶林或针叶林。
7. **长城走向与地形关系**:长城的走向往往与地形有关,例如沿山脊线建造以利于防御。题目中的“长城的走向特点大致为”,需要分析长城沿线的地形特征,如山脊线、山谷线等。
8. **地形观测点的选择**:“图中能眺望到‘八达岭关城’的地点是”,需要判断哪个地点的视线不受地形阻挡,可以观察到目标位置。
9. **铁路线路设计**:“图中‘人’字型铁路线的设计目的”,是为了适应复杂地形,降低坡度,同时也方便停靠车站,减小工程难度。
10. **等温线分布与季节判断**:根据等温线的分布,可以推测季节。题目中的“图中所示季节应该是”,需要观察等温线的密集程度和走向,以及温度数值,结合当地气候特点进行判断。
11. **等温线弯曲的影响因素**:“影响图中阴影部分等温线向北弯曲的主要因素”,可能是地形地势、大气环流、海陆位置或纬度位置,需要具体分析阴影区域的地理特征。
12. **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包括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的分界。但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线并不经过秦岭—淮河。
13. **区域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包括洪涝、低温、灌溉水源、低温等,需要根据区域特点来分析。
14. **区域优势农产品**:四大区域的农产品特点,如a地的水稻和柑橘,b地的小麦和大豆,c地的棉花和葡萄,d地的青稞等。油菜主要种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而不是d地。
15. **湿地增幅减小的影响**:黄河三角洲湿地增幅减小可能导致海岸线后退加剧、地下水位下降等问题。
16. **湿地增长幅度减慢的原因**:可能的原因包括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水利工程蓄水拦沙、防护林建设等,不包括渤海风浪强度增加。
17. **高铁线路规划**:沪昆高铁杭州至长沙段没有采取最短线路,而是绕行,主要是为了连接重要城市,提高交通便利性。
18. **高铁对民航的影响**:沪昆高铁的开通对民航运输影响最大的可能是连接较远的城市,如上海至昆明。
19. **最美高铁**:沪昆高铁被誉为“最美高铁”,原因在于沿途经过多种自然景观和文化区域,提升了旅客的旅行体验。
20. **农作物分布**:根据作物的分布特点,可以判断四种作物分别是小麦、油菜、花生和甘蔗。
21. **四川盆地种植油菜的原因**:四川盆地种植油菜主要是因为这里的气候适宜,热量充足,适合油菜生长。
22. **青藏高原种植作物的优势**:青藏高原地区种植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高,得益于光照强烈和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积累。
23. **农业地域类型**:根据图中四个地点的农作物分布,可以讨论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如商品谷物农业、水稻种植业、混合农业等,并分析影响这些农业类型分布的因素,如气候、土壤、市场需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