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安全管理程序是企业确保员工健康和安全的重要制度,主要针对职业病防治、女工保护以及高风险作业管理等方面。这份文档详细阐述了企业如何通过规章制度来保障员工的权益,特别是对于女性员工在特殊生理阶段的保护。
该程序旨在消除和降低职业病对员工的危害,特别是对女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特别困难进行关注,如生理特点带来的影响。这体现了企业对员工健康权的重视,符合我国劳动法关于保护劳动者权益的规定。
在术语定义中,明确了不同级别的体力劳动强度,以及高处作业的分类。这些定义有助于企业在安排工作时,避免让员工承受超出身体承受能力的劳动强度,尤其是对女工的禁忌劳动范围进行了明确,如矿山井下作业、第四级体力劳动、高架作业等,防止因工作导致的身体损害。
对于高处作业,文档详细列出了四个级别,强调了安全操作的必要性,防止因坠落造成的职业伤害。同时,职业禁忌的概念引入,意味着企业需要识别并避免让有特定生理或病理状态的员工从事可能加剧其健康风险的工作。
在职责分配上,综合事务部承担了女工保护的主要责任,包括卫生治理、健康体检计划的编制、职业病预防以及档案建立等工作。质量督察部则负责监督制度的执行,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程序中特别提到了女工的"五期保护",即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更年期的特殊关怀,禁止在这些时期安排高强度劳动或接触有害物质的工作,并保障在此期间的工资和劳动合同权益不受影响。
此外,对于怀孕和哺乳期的女工,企业应给予特殊的劳动保护,比如不得安排她们从事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工作,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工不得加班和值夜班,且产假和相关福利应得到充分保障。
企业需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女职工劳动保护的相关法规,对违规行为进行整改,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这份员工安全管理程序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框架,以保护员工特别是女工的健康,减少职业病的发生,以及确保在特殊生理阶段的女工得到适当的保护和照顾。通过这样的程序,企业可以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增强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