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学院计划详解 #### 一、专业背景与定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推出的**本科指导性培养方案(2015版)**旨在培养具备深厚计算机科学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该方案强调了“科学型与工程型相结合”的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打造既有扎实数理基础又具备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 二、培养特点与模式 1. **个性化课程设置**:采用完全学分制培养模式,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程后,可根据自身发展规划和兴趣爱好灵活选择专业课程,实现个性化学习路径。 2. **基础与专业并重**:前两年侧重数理和专业基础课程,确保学生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后两年则以专业选修课程为主,强调系统性和深度,满足学生在特定方向上的深入学习需求。 3. **人文素养培养**:设置6门核心通识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其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4. **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通过连贯性的科技实践与成果表达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加强其公众表达技巧。 5. **国际化视野拓展**:鼓励参与国际交流项目,包括暑期公开课、MOOC课程等,旨在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6. **职业素养教育**:通过各类专业课程和讲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理解技术的社会影响。 7. **本研一体化培养**:为有意向继续深造的学生提供提前接触研究生课程的机会,为后续学术研究打下基础。 #### 三、培养目标及要求 1.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良好人文修养、系统掌握数理知识与专业理论基础、具备良好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计算机专业高级人才。既鼓励学生攻读研究生,也支持学生直接进入IT行业就业。 2. **毕业要求** - **素养方面**:强调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等。 - **知识方面**:要求掌握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计算机专业知识、前沿技术和经济管理知识等。 - **能力方面**:包括科研实践能力、信息检索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以及国际交流能力等。 #### 四、学分结构与要求 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指导性最低学分框架**,学生需完成基础课程、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三大模块的学习,总共至少获得135学分才能授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士学位。具体学分分配如下: - **基础课程**:包括数学与自然科学类(23.5学分)、工程基础类(2学分)、语言类(8学分)。 - **通识课程**:涵盖思政类(10学分)、军理类(2学分)、体育类(4学分)、核心通识类(12学分)和博雅类(4学分)。 - **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必修类(31.5学分)、专业选修类(20学分,其中至少包含1门国际课程和1门跨学科课程)、实践课程类(14学分,如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和职业素养类(4学分,包括各类讲座)。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的本科指导性培养方案(2015版)是一个全面、细致且富有前瞻性的教育计划。它不仅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还强调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提升,旨在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剩余12页未读,继续阅读


- 粉丝: 7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2018移动互联网概念及产品介绍ppt模板.pptx
- MACOSX上安装Windows全攻略.doc
- JAVA手机游戏(堡垒)的设计方案与开发.doc
- 网站HTTPS加密应用交付解决方案.pdf
- (源码)基于Arduino IDE的Bruin Supermileage HS板控制系统.zip
- vb+SQL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毕业论文.doc
- 论翻转课堂在士官计算机项目化教学中的应用.docx
- 单片机课设自动打铃器设计方案.doc
- EPSON软件常用指令介绍.ppt
- 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docx
-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大学本科方案设计书.doc
- 基于入侵检测技术在电力信息网络安全中的应用探析.docx
- Java和SQL-Server2000开发职工和工资管理(全过程及代码).doc
- 基于网络平台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构建分析.docx
- (源码)基于C++语言的数据结构与算法实践.zip
- 现代企业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的探究.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