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操作系统实验教学大纲是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设计的一门实践课程,旨在深化理论学习,提高学生对Linux操作系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本大纲根据2006级的专业培养计划和Linux课程大纲来设定,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熟练掌握Linux系统的核心功能。
实验课程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技能要求:
1. **Linux系统的安装、配置、调试**:此实验主要让学生了解Linux的安装流程,包括选择合适的发行版、设置分区、安装过程等。同时,学生需要观察Linux的启动过程,熟悉其桌面环境,如GNOME或KDE等。这一实验旨在确保学生能独立完成Linux系统的安装和基本配置。
2. **Linux的使用**:这部分主要关注Linux桌面环境的操作,比如文件管理、窗口操作等,以及命令行下的基本操作,如文件管理命令(ls, cd, cp, mv等)、文本编辑器(vi/vim, nano等)的使用,以及进程管理和系统信息查询等。学生需熟练掌握这些命令,以应对日常系统管理任务。
3. **Linux常用配置**:涵盖用户设置,包括用户账户创建、权限管理等;网络配置,如IP地址、DNS、路由设置;以及服务器配置,例如Web服务器Apache或Nginx、FTP服务器vsftpd等的搭建。这个实验要求学生能够对Linux系统进行常规维护和配置,为日后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本实验课程在Linux操作系统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补充了理论教学,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在实验后应具备的能力包括:熟练使用Linux系统,掌握常见命令,理解并能执行基本的系统配置。
实验考核基于实验报告的质量和学生的实际操作表现,同时考虑课堂提问的参与度和出勤情况,综合评价给出成绩。参考教材包括《Linux操作系统实验与实训》和《UNIX操作系统实验教程》,这些书籍提供了丰富的实例和指导,有助于学生深入学习。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教学大纲是一套全面的教学计划,旨在提升学生的Linux技能,为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使用和管理Linux系统做好准备。通过实验,学生不仅能够巩固理论知识,还能锻炼问题解决和系统管理的实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