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作此文的原因:
学过程序设计的朋友都知道,存在自调用的算法称作递归算法。
递归往往能给我们带来非常简洁非常直观的代码形势,从而使我们的编码大大简化,然而递归的思维确实
很我们的常规思维相逆的,我们通常都是从上而下的思维问题, 而递归趋势从下往上的进行思维,正由
于此,很多人对于递归有着深深的恐惧,我曾经也是如此,如今为把我的经验通过几个经典的例子与初学
者共享,故作此文,希望能对需要者有所助益,如若如此,便是幸甚。。。
二、递归算法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对于一个复杂的问题,把员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简单前类同的子问题 ,
继续下去直到子问题简单到能够直接求解,也就是说到了递推的出口,这样原问题就有递推得解。
关键要抓住的是:(1)递归出口
(2)地推逐步向出口逼近
三、具体实例
1。汉诺塔
这是递归的超经典的例子,几乎每本程序设计书上谈到递归都会介绍。具体情景不再赘述。以我上述的方
法观之:(1)递归的出口在于 disk 数为一的时候
(2)向出口逼近:如果不是一,是 n ,则我们先挪动上面 n-1 块 disk,等上面挪完,即递归返回的时候,
我们挪动最底下的 disk。
仅仅如此,一个貌似十分复杂的问题就解决了,因为挪动那 n-1 块 disk 的时候,会继续向上减少,直到
disk 的数量为一为止。下面给出java程序编码(已测试过,运行正常):
import javax.swing.JOptionPane;
public class Hanoi {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DISK_B = "diskB";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DISK_C = "diskC";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DISK_A = "diskA";
static String from=DISK_A;
static String to=DISK_C;
static String mid=DISK_B;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input=JOptionPane.showInputDialog("please input the number of the disks you want me move.");
int num=Integer.parseInt(input);
move(num,from,mid,to);
}
private static void move(int num, String from2, String mid2, String t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