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cores上的I2C,基于VHDl

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由Philips(现为NXP Semiconductors)开发的简单、双向二线制同步串行总线,广泛应用于微控制器和其他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在硬件描述语言VHDL中实现I2C协议,可以创建可重用的IP核,用于FPGA或ASIC设计,实现I2C接口的功能。 标题“Opencores上的I2C,基于VHDL”指出这是一个开源项目,可能在Opencores这个平台上提供,它关注的是使用VHDL语言来实现I2C协议。Opencores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电子设计自动化平台,提供了许多硬件设计项目和IP核。 描述中提到,这个VHDL程序已经实现了I2C协议的主(master)和从(slave)模式。I2C协议允许设备在主设备的控制下进行通信,主设备发起传输并产生时钟信号,而从设备响应并接收或发送数据。在VHDL中实现这两种模式意味着该设计可以作为主设备启动传输,也可以作为从设备响应主设备的请求。 I2C协议的关键组件包括: 1. **数据线**:SCL(Serial Clock Line)是时钟线,保持同步;SDA(Serial Data Line)是数据线,数据在SCL的下降沿变化。 2. **地址位**:主设备在开始信号后发送7位地址,决定要与哪个从设备通信。如果第7位为1,表示写操作;为0,则表示读操作。 3. **命令/数据**:根据操作类型,主设备随后发送命令或数据。 4. **应答位**:每次数据传输后,从设备都会在SDA线上返回一个应答位,确认接收或拒绝数据。 5. **结束信号**:传输结束时,主设备发出停止信号,或者可以保持空闲状态来维持连接。 VHDL实现I2C协议时,会涉及以下关键模块: - **时钟生成器**:产生符合I2C规范的时钟信号,包括慢速(100kHz)和快速(400kHz)模式。 - **数据收发器**:处理SDA线上的数据传输,包括数据编码、解码、应答检测等。 - **状态机**:控制整个I2C通信过程,根据协议规定的状态变化进行操作。 - **总线仲裁**:在多主设备系统中,确保只有单一主设备在任何时刻控制总线。 文件名“i2c_master_slave”暗示了包含主从模式的完整I2C实现,可能包括独立的master和slave实体以及一个顶层封装模块,将两者结合在一起。 这个VHDL实现的I2C IP核是数字系统设计中非常实用的组件,能够为嵌入式系统提供I2C通信功能,支持与其他I2C设备的互操作。通过VHDL实现,设计者可以根据需要自定义和优化性能,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