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racle安装指导手册知识点
#### 一、安装前检查配置
**1.1 检查硬件环境**
在安装Oracle数据库之前,确保服务器满足Oracle官方规定的最低硬件要求至关重要。根据文档,具体要求包括但不限于:
- **处理器:** 需要多核心处理器,以支持并发处理能力。
- **内存:** 至少需要足够的RAM来运行操作系统以及安装的Oracle实例,通常建议至少16GB以上的RAM。
- **存储空间:** 必须有足够的磁盘空间用于Oracle的安装和数据存储。对于数据库文件(如数据文件、控制文件和重做日志文件)以及备份文件,建议预留足够的空间。
**1.2 检查软件环境**
在安装Oracle数据库之前,还需要检查并确认软件环境符合要求。
**1.2.1 检查操作系统版本**
- **操作系统:** 需要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 (RHEL 7) 或兼容版本。
- **操作系统版本:** 使用`cat /etc/redhat-release`命令检查当前的操作系统版本是否符合要求。
**1.2.2 检查操作系统补丁包**
为了确保系统兼容性和稳定性,需要确保以下软件包已安装:
- binutils.x86_64
- compat-libcap1.x86_64
- compat-libstdc++.i686
- compat-libstdc++.x86_64
- gcc.x86_64
- gcc-c++.x86_64
- glibc.i686
- glibc.x86_64
- glibc-devel.i686
- glibc-devel.x86_64
- ksh
- libaio.i686
- libaio.x86_64
- libaio-devel.i686
- libaio-devel.x86_64
- libgcc.i686
- libgcc.x86_64
- libstdc++.i686
- libstdc++.x86_64
- libstdc++-devel.i686
- libstdc++-devel.x86_64
- libXi.i686
- libXi.x86_64
- libXtst.i686
- libXtst.x86_64
- make.x86_64
- sysstat.x86_64
- elfutils-devel
- unixODBC*
- unixODBC.i686
- unixODBC-devel.i686
可以通过以下命令批量安装这些依赖:
```bash
for dep_rpm in elfutils-devel unixODBC* unixODBC.i686 unixODBC-devel.i686 binutils.x86_64 compat-libcap1.x86_64 compat-libstdc++-33.i686 compat-libstdc++-33.x86_64 gcc.x86_64 gcc-c++.x86_64 glibc.i686 glibc.x86_64 glibc-devel.i686 glibc-devel.x86_64 ksh libaio.i686 libaio.x86_64 libaio-devel.i686 libaio-devel.x86_64 libgcc.i686 libgcc.x86_64 libstdc++.i686 libstdc++.x86_64 libstdc++-devel.i686 libstdc++-devel.x86_64 libXi.i686 libXi.x86_64 libXtst.i686 libXtst.x86_64 make.x86_64 sysstat.x86_64 vim epel-release lrzsz unzip xorg*; do yum install $dep_rpm -y; done
```
**1.2.3 检查内核参数**
为了优化性能和安全性,需要检查并调整内核参数。
- **fs.file-max**:最大文件句柄数,推荐设置为6815744。
- **fs.aio-max-nr**:异步I/O的最大数量,推荐设置为1048576。
- **kernel.shmall**:共享内存段的最大数量,推荐设置为2097152。
- **kernel.shmmax**:共享内存段的最大大小,推荐设置为4294967296。
- **kernel.shmmni**:共享内存段的最大标识符数量,推荐设置为4096。
- **kernel.sem**:信号量的最大数量,推荐设置为250/32000/100/128。
- **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本地端口范围,推荐设置为9000至65500。
- **net.core.rmem_default**:默认接收缓冲区大小,推荐设置为262144。
- **net.core.rmem_max**:最大接收缓冲区大小,推荐设置为4194304。
- **net.core.wmem**:默认发送缓冲区大小,推荐设置为262144。
通过编辑`/etc/sysctl.conf`文件来修改这些内核参数,并使用`sysctl -p`命令使更改生效。
**1.2.4 设置oracle用户的shell限制**
为Oracle用户设置适当的shell资源限制,以防止资源滥用。
**1.2.5 设置操作系统的共享内存大小**
确保系统共享内存大小足够大,以便Oracle数据库可以有效地利用共享内存区域进行进程间通信。
**1.3 配置本地磁盘**
检查SWAP空间大小是否足够,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1.4 创建用户和组**
为Oracle数据库创建专用的用户和组,以确保安全性。
**1.5 创建安装目录**
在系统上创建用于安装Oracle软件的目录。
**1.6 设置用户环境变量**
为Oracle用户设置必要的环境变量,如`ORACLE_HOME`、`PATH`等。
#### 二、安装Oracle软件
**2.1 安装前准备工作**
- **拷贝安装文件:** 将Oracle安装文件复制到安装目录中。
- **创建Inventory目录:** 为Oracle Inventory创建一个目录,用于存储所有Oracle产品的安装信息。
**2.2 安装数据库软件**
- **运行安装程序:** 使用Oracle提供的图形或文本模式安装工具启动安装过程。
- **选择安装选项:** 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安装类型,例如企业版或标准版。
- **配置监听器:** 配置监听器以允许客户端连接到数据库服务。
- **设置密码:** 设置数据库管理员和其他用户的密码。
#### 三、创建数据库
**3.1 创建Oracle数据库**
- **定义数据库名称:** 为新创建的数据库指定一个唯一的名称。
- **配置存储选项:** 选择存储选项,如自动管理文件系统(Automatic Storage Management, ASM)或普通文件系统。
- **设置字符集:** 选择合适的字符集以支持多语言应用。
- **配置表空间:** 创建必要的表空间,以存储数据库中的不同类型的数据。
- **配置归档模式:** 根据业务需求配置数据库是否启用归档模式。
**3.2 配置Oracle监听器**
- **创建监听器配置文件:** 使用`lsnrctl`命令创建监听器配置文件。
- **设置监听器地址:** 指定监听器将监听的IP地址和端口号。
- **测试监听器:** 使用`lsnrctl status`命令检查监听器的状态。
通过以上步骤,您可以顺利完成Oracle数据库的安装与配置,从而为您的应用程序提供高效稳定的数据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