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MSOL光学模型:魔角光子晶体激光器(含能带、模式、参数化几何建模、激光示例)
在魔角光子晶体激光器的设计里,参数化建模是逃不开的套路。每次打开COMSOL,总得先搞明白周
期性结构怎么摆弄——比如六边形蜂窝晶格,用参数控制晶格常数和空气孔半径,比手动拖拽坐标强多了。
这里有个小技巧:用Java方法批量生成空气孔阵列,代码虽然看着像外星符号,但能省下两小时重复劳动。
```java
// 参数化生成空气孔
for (int i = -5; i <= 5; i++) {
for (int j = -5; j <= 5; j++) {
double x = i*a + (j%2)*0.5*a;
double y = j*a*Math.sqrt(3)/2;
model.geom().create("circ"+i+j, "Circle").set("r", r);
model.geom("circ"+i+j).set("pos", new double[]{x, y});
}
}
```
这段代码其实在玩空间对称性的魔术。当晶格常数a=300nm,空气孔半径r=0.3a时,系统会突然进入
光子带隙状态——就像乐高积木找到了完美卡扣角度。这时候在能带图上会看到明显的平带区域,对应着光
场被锁在特定位置的魔角效应。
仿真模式场的时候总得和边界条件较劲。PML层厚度设成工作波长的1.5倍是玄学经验值,但有时候
偷懒减到1.2倍反而收敛更快。观察TE模的电场分布时,会发现光强在空气孔边缘形成环形驻波,这玩意儿
就是激光的种子选手。调Q因子时要注意材料损耗的设置,硅的消光系数给到1e-4刚好能让模式线宽收窄
到0.1nm量级。
激光阈值计算是场持久战。得在频域求解里嵌套自定义方程,把增益介质模型写成随粒子数反转变
化的复折射率。有一次我把载流子寿命参数多打了个零,结果阈值电流直接跌到物理定律禁止的区域——这
种数值陷阱在参数扫描时经常遇到,得像扫雷游戏一样小心。
最后放张能带图镇楼(假装这里有图):横轴是布里渊区高对称点路径,纵轴归一化频率。那条突兀
的水平线就是魔角对应的平带,模式局域在七个空气孔构成的超胞里。这种结构最骚的操作在于,稍微旋
转晶格5度,Q值就能飙升三个数量级——所以说参数化建模不仅是偷懒工具,更是探索物理奇点的钥匙。
魔角这词最近在二维材料里火得不行,但光子晶体玩起角度来其实更带劲。去年在实验室折腾光子
晶体激光器的时候,偶然发现当六方晶格旋转特定角度时,原本平平无奇的模式场突然像被施了魔法——光
场被死死按在微腔里,连损耗都低得离谱。
**先搞结构建模**
COMSOL里画周期性结构千万别手动拖拽,参数化脚本才是王道。试过用黄金分割比例设定旋转角度
吗?下面这段参数化脚本能生成可调角度的双晶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