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结构知识点总结 #### 第一章 绪论课后作业 **1. 简述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的不同点。** - **线性结构:** 在线性结构中,数据元素之间存在着一对一的关系。例如,数组、链表等都属于线性结构。在线性结构中,除了第一个元素没有前驱外,每个元素都有一个前驱和一个后继。 - **非线性结构:** 非线性结构指的是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对多或者多对一的关系。如树形结构和图状结构等。在非线性结构中,元素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多样,可以有多重层次和分支。 **2. 分析下面各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每小题5分,共20分)** 这一部分的具体代码未给出,因此无法直接分析时间复杂度。通常来说,时间复杂度的分析主要关注循环结构的嵌套层数、递归调用的次数等因素。例如,一个简单的for循环的时间复杂度通常是O(n),而两层嵌套循环的时间复杂度则是O(n^2)。 #### 第二章 线性表课后作业 **1. 填空题** - (1)在顺序表中插入或删除一个元素,需要平均移动 **n/2** 个元素,具体移动的元素个数与表长和该元素在表中的位置有关。 - (2)线性表中结点的集合是有限的,结点间的关系是一对一的。 - (3)向一个长度为n的向量的第i个元素(1≤i≤n+1)之前插入一个元素时,需向后移动 **n-i+1** 个元素。 - (4)顺序表中逻辑上相邻的元素的物理位置 **相邻** 。单链表中逻辑上相邻的元素的物理位置不一定相邻。 **2. 试写一算法,对单链表实现就地逆置。** 实现单链表的逆置可以通过三个指针:`prev`、`current` 和 `next` 来完成。初始时,`prev` 指向 `NULL`,`current` 指向头节点,`next` 指向 `current` 的下一个节点。然后不断更新这三个指针的位置,直到 `current` 变为 `NULL`。具体的算法步骤如下: ```c void reverseList(Node* &head) { Node* prev = NULL; Node* current = head; Node* next = NULL; while (current != NULL) { next = current->next; current->next = prev; prev = current; current = next; } head = prev; } ``` #### 第三章 栈和队列课后作业 **1. 填空题** - (1)栈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允许插入和删除运算的一端称为 **栈顶** ,不允许插入和删除运算的一端称为 **栈底** 。 - (2)**队列** 是被限定为只能在表的一端进行插入运算,在表的另一端进行删除运算的线性表。 - (3)在具有n个单元的循环队列中,队满时共有 **n-1** 个元素。 **2. 计算题** - ① 当 `front=11`,`rear=19` 时,循环队列中有 **8** 个元素。 - ② 当 `front=19`,`rear=11` 时,考虑到循环队列的特点,此时队列中有 **22** 个元素。 **3. 写出下列程序段的输出结果** 这段程序的主要功能是将字符 `'c'`, `'a'`, `'k'` 入栈,然后出栈 `'a'`,接着再入栈 `'t'` 和出栈的 `'a'`,之后继续入栈 `'s'`,最后将栈中所有元素依次出栈并打印。根据栈先进后出的特性,最终输出的结果为 `'skatc'`。 #### 第四章 串课后作业 **1. 算法填空题** 这部分的算法主要是字符串匹配算法,用于寻找子串在主串中的位置。关键点在于填充条件判断语句。 - ① `i <= strlen(s)-strlen(t)`,确保子串t能在主串s中完全匹配。 - ② `i++`,移动主串索引。 - ③ `j=0`,重置子串索引。 - ④ `j==strlen(t)`,当子串完全匹配时。 **2. 写出子串t="ABCABCACAB"的next值和nextval值** 对于字符串 "ABCABCACAB",其`next`和`nextval`数组分别为: - `next`: [0, 0, 0, 1, 2, 3, 4, 5, 3, 4] - `nextval`: [0, 0, 0, 0, 0, 0, 0, 0, 1, 0] #### 第五章 数组和广义表课后作业 **1. 选择题** - (1)数组 `a[1…60, 1…70]` 的基地址为2048,每个元素占2个存储单元,以列序为主序顺序存储,则元素 `a[32,58]` 的存储地址为 **2048 + 57 * 60 * 2 + 31 * 2 = 7420** 。 - (2)一个二维数组 `A`,行下标的范围是1到6,列下标的范围是0到7,每个数组元素用相邻的6个字节存储,存储器按字节编址。那么,这个数组的体积是 **6 * 8 * 6 = 288** 个字节。 - (3)三元素组表中的每个结点对应于稀疏矩阵的一个非零元素,它包含有三个数据项,分别表示该元素的 **行号**、**列号** 和 **值** 。 - (4)对于广义表 `((a,b),(c,d))`: - ① `GetHead[((a,b),(c,d))] = (a,b)` - ② `GetHead[GetTail[((a,b),(c,d))]] = (c,d)` - ③ `GetHead[GetTail[GetHead[((a,b),(c,d))]]] = b` - ④ `GetTail[GetHead[GetTail[((a,b),(c,d))]]] = d` **2. 递归算法比非递归算法花费更多的时间,对吗?为什么?** 递归算法与非递归算法的效率问题取决于具体情况。通常情况下,递归算法会因为额外的函数调用开销而略慢于非递归算法。但是,当问题规模较小时,这种差异可能并不明显。此外,现代编译器和解释器可以通过优化技术减少这种差异,甚至在某些场景下使递归版本更为高效。因此,是否递归算法花费更多的时间并非绝对,而是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和实现细节。 #### 第六章 树和二叉树课后作业 **1. 填空题** - (1)一棵完全二叉树有1000个结点,则它必有 **500** 个叶子结点,有 **499** 个度为2的结点,有 **1** 个结点只有非空左子树,有 **0** 个结点只有非空右子树。 - (2)用二叉链表存储n个结点的二叉树(n>0),共有 **n+1** 个空指针域;采用三叉链表存储,共有 **2n+1** 个空指针域。 - (3)由3个结点所构成的二叉树有 **5** 种形态。 **2. 假设一棵二叉树的层序序列为ABCDEFGHIJ和中序序列为DBGEHJACIF。请画出该树。** 根据给定的层序序列和中序序列,可以推断出该二叉树的结构。根节点为A,其左子树为DBGEHJ,右子树为CIF。通过中序序列可知,左子树的根节点为G,右子树的根节点为I。进一步分析可得完整的二叉树结构。 **3. 编写递归算法,计算二叉树中叶子结点的数目。** ```c int countLeaves(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return 0; if (root->left == NULL && root->right == NULL) return 1; return countLeaves(root->left) + countLeaves(root->right); } ``` #### 第七章 图课后作业 **1. 填空题** - (1)图有 **邻接矩阵**、**邻接表** 等存储结构,遍历图有 **深度优先搜索**、**广度优先搜索** 等方法。 - (2)有向图G用邻接表矩阵存储,其第i行的所有元素之和等于顶点i的 **出度** 。 - (3)如果n个顶点的图是一个环,则它有 **n** 棵生成树。 - (4)图的逆邻接表存储结构只适用于 **有向图** 。 - (5)用Dijkstra算法求某一顶点到其余各顶点间的最短路径是按路径长度 **递增** 的次序来得到最短路径的。 - (6)拓扑排序算法是通过重复选择具有 **0** 个前驱顶点的过程来完成的。 **2. 求解下图的最小生成树,并计算出它的权值。** 这一部分的具体图形未给出,因此无法直接求解最小生成树及其权值。通常,求解最小生成树的方法有Prim算法和Kruskal算法等。 #### 第九章 查找课后作业 **1. 填空题** - (1)具有11个元素的有序表进行折半查找,则平均查找长度为 **3** 。 - (2)在各种查找方法中,**二分查找** 适用于已排序的线性表;**散列查找** 适用于键值映射关系;**顺序查找** 适用于无序的线性表。 以上是针对给定文件中提到的一些知识点的详细解释和拓展。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据结构的相关知识。































- 粉丝: 0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chromedriver-linux64-141.0.7370.0(Canary).zip
- chromedriver-win64-141.0.7367.0(Dev).zip
- chromedriver-mac-arm64-141.0.7367.0(Dev).zip
- chromedriver-mac-x64-141.0.7367.0(Dev).zip
- chromedriver-win32-141.0.7367.0(Dev).zip
- AI+技术转移服务如何帮助技术转移机构提升效率?.docx
- AI+技术转移解决方案有哪些关键优势?.docx
- AI+技术转移服务如何解决传统技术转移中的痛点?.docx
- AI+数智应用工具如何助力技术转移机构应对市场竞争加剧的挑战?.docx
- AI+数智应用技术转移如何帮助机构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docx
- AI+数智化科技管理服务平台与传统管理系统有何区别?.docx
- AI+数智应用科技活动服务机构能为政府带来哪些实质性改变?.docx
- AI+数智应用科技活动服务商能为政府带来哪些独特的价值?.docx
- AI+数智应用科技活动组织与服务如何确保科技平台发展可持续?.docx
- AI+数智应用驱动的科技活动组织与服务怎样保障服务的有效性?.docx
- 高校科技管理面临挑战,有没有基于AI+数智应用的综合性解决方案?.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