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CT人才生态白皮书是华为、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和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三方联合发布的关于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生态的综合性分析报告。该白皮书从生态视角出发,全面分析了信息技术产业的人才需求变化、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信息技术人才生态的发展趋势。以下是白皮书相关内容的知识点归纳:
一、ICT人才的重要价值
华为EBG中国区副总裁杨文池强调,华为长期关注和投入ICT人才培养,致力于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并与行业共享知识体系和技术能力,展现对ICT人才重要价值的深刻认识。
二、ICT人才供需平衡问题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吕卫锋提到,信息技术人才生态平衡发展的问题,并在白皮书中讨论了如何保证信息技术人才的充分供给和解决人才错位问题,以及高校、企业、职业培训机构和基础教育如何互动以形成良性的人才生态供给。
三、信息技术产业人才需求特征
计世资讯副总经理王军凯在白皮书中解读,2017年信息技术产业人才总体需求缺口为765万,需求具有数量巨大和人才错位的特征。未来ICT人才需求的70%将集中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需求类型和结构将呈现多样化和多元化特点。
四、ICT人才生态的发展趋势
白皮书分析了ICT生态的加速形成,特别是能力互补、资源共享的ICT人才生态正在形成。ICT人才内涵凸显“生态特色”,意味着人才的培养和成长越来越依赖于生态系统的协作和支持。
五、产、学、研合作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白皮书的发布结合了圆桌论坛,各方专家就ICT行业人才培养现状、模式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讨论。华为提出了企业市场上的平台加生态打法,强调了人才生态对企业生态的助力作用,并通过成立华为生态大学来提升人才生态的各项工作。
六、高校在人才培养中的顶层设计改革
北京理工大学和北方工业大学的教授们提出高校需从顶层设计进行改革,全面优化工科教学模式,注重基础理论与前沿应用,以及通过产、学合作建立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
七、ICT企业的人才培养策略
神州数码和太极计算机的代表指出ICT企业的人才培养需结合行业实践特点和企业特色,更加重视沟通、理解和团队能力,并基于企业文化特色构建长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同时与高校合作建立联合创新实验室和人才培养机制。
八、华为的社会责任与技术溢出
华为作为中国ICT产业的标杆,逐渐将企业需求转向社会责任,通过产业链、生态链大量地向社会溢出技术。这种生态的普及有助于提升中国ICT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优化产业环境。
九、白皮书的产业思维模式进步
此次白皮书的推出标志着产业人才发展研究的有益尝试,并代表了产业思维模式的一次进步。它是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指导,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支持,计世资讯调研撰写的,反映了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成果,并传递了华为在人才生态建设方面的坚定态度。
十、白皮书的传播与应用
白皮书提供了下载链接,以便于更广泛的传播和应用,促进行业内外对ICT人才生态的深入理解和合作。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中国ICT人才生态白皮书》的发布对于中国ICT行业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不仅分析了当前和未来人才需求的状况,还探讨了产、学、研如何共同构建一个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