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电子制造领域,PCB(印制电路板)是电子产业的基础,它对于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国家政策、产业发展、技术革新等方面解读PCB行业的新动态和未来发展趋势。
国家层面的“改革大动作”和“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出台,标志着国内电子制造业的全面转型升级。智能制造、低耗环保、跨界转型、信息安全等成为改革的关键词。这些政策不仅为电子制造产业指明了方向,也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市场环境,推动国内电子产业特别是PCB行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PCB行业的发展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增长。2015年以来,随着相关改革的深入实施,国内PCB产业规模迅速壮大,如今已跃居全球第一,占据了全球超过40%的市场份额。预计到2017年,国内PCB产业年增长率将维持在6.0%,总产值有望达到289.72亿美元,其在全球PCB产值中的比重将进一步提升。
2016慕尼黑上海电子展(electronica China)和慕尼黑上海电子生产设备展(productronica China)的成功举办,体现了国内PCB行业在全球的领先地位和市场统治力。展会吸引了20个国家的1200多家展商,展示面积达62,000平方米,展示了代表行业最高水准的新技术和新理念,推动了电子通讯、消费电子、家用电器等行业的发展。同时,展会还针对智能电子、汽车电子、印刷电子、半导体等新兴行业提供了强劲动力。
在技术层面,国内PCB企业如骏亚集团(香港)、深圳市迅捷兴电路技术有限公司和富盈电子等,它们的产品线覆盖广泛,具备了从基础到高端电路板的生产技术。其中,骏亚集团拥有行业一流的PCB生产设备和高精度检测设备,包括高精度钻机、全自动压合回流线、电镀线、低压喷涂线、表面处理设备、自动曝光机和自动测试机等。深圳市迅捷兴电路技术有限公司拥有生产42层板的技术和HDI板三阶生产技术,产品类型涵盖厚板、厚铜板、混压板、高频板、高TG板、高精度阻抗控制板等。富盈电子专注于双面及多层线路板产品的生产,产品应用领域广泛,与多家全球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
然而,尽管国内PCB产业规模和产量在全球位居前列,但技术层面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国内PCB产业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部分,产品类型相对单一,缺乏高端电路板的生产动能。此外,技术创新不足,产品精度和复杂程度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逐步拉大。因此,PCB行业迫切需要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理念的涌现,期待有技术含量、产值效益和智造潜力的企业能够推动整个行业实现彻底转型。
展会同期举办的中国国际汽车电子创新技术大会和中国国际电动车创新技术大会,这些技术峰会为相关产业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促进了技术的融合和发展。通过这些活动,国内PCB企业不仅能够了解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还能够与全球行业巨头共同探讨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
中国的PCB行业在政策的扶持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面对全球化竞争和技术革新带来的挑战,国内PCB企业需要加强技术研发,提升产品品质,从而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