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PGA 多运动目标检测——背景帧差法的研究与实践**
一、引言
在图像处理和机器视觉的领域中,FPGA 以其高并行度、低延迟等优势成为了许多高级视觉
应用的首选平台。对于多运动目标检测而言,基于 FPGA 的解决方案能够实现高效的实时检
测与处理。本文将详细探讨如何利用 FPGA,特别是 Xilinx FPGA,结合背景帧差法进行多运
动目标检测的流程及技术要点。
二、硬件架构设计
我们采用的是 Xilinx FPGA 配合 ov5640 摄像头、VGA LCD 以及 HDMI 显示系统。整个硬件
架构的核心是 FPGA,负责图像的捕获、处理和输出。ov5640 摄像头负责捕捉实时图像,VGA
LCD 和 HDMI 则用于显示处理后的结果。
三、Verilog 程序设计
Verilog 程序是实现整个系统功能的关键。通过四端口的 DDR3 进行背景图像和待检测图像
的缓存,实现数据的快速读写与传输。以下为 Verilog 程序设计中的主要部分:
1. 数据传输:使用四端口 DDR3,对背景图像和待检测图像进行双口存储与缓存,为后续处
理提供高效的数据通道。
2. 背景帧差法:首先获取当前帧图像,再与背景图像做差分运算,以此获得与背景的差异
部分。接着设定阈值进行二值化处理,提取出可能的运动目标区域。
3. 运动目标检测:在差分后的二值图像中,识别并确定多个运动目标的区域,进行目标区
域的边界跟踪与识别。
4. 识别框合并处理:对于相邻或重叠的运动目标区域,进行识别框的合并处理,确保每个
目标只被一个框框定。
四、Modelsim 仿真与测试
为了验证 Verilog 程序的正确性与性能,我们使用 Modelsim 进行仿真测试。通过模拟输入
输出信号,观察程序在仿真环境下的运行状态及结果。在仿真过程中,我们逐步验证了数据
传输的正确性、背景帧差法的有效性以及运动目标检测的准确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实际测试与仿真验证,我们的系统能够有效地实现多运动目标的检测与识别框合并处理。
通过背景帧差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提取出运动目标区域,并通过 Verilog 程序在 FPGA 上实
现高效的处理与传输。同时,四端口的 DDR3 缓存方案大大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与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