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知识试题.doc
2.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资源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上传者)
电力安全是保障电网稳定运行和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以下是对电力安全知识试题中涉及的知识点的详细解释: 1. **倒闸操作**:在倒闸操作中,如果出现疑问,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发令人,以确保操作正确无误。 2. **防误操作闭锁装置**:所有高压电气设备都应安装防误操作闭锁装置,未经本单位总工程师批准,不可随意停用,以防止误操作造成的事故。 3. **运用中的电气设备**:指的是全部带有电压、部分带有电压或一旦操作就会带有电压的设备,需要特别注意其安全状态。 4. **绝缘棒操作**:使用绝缘棒拉合隔离开关或操作断路器时,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以提供足够的绝缘保护。 5. **倒闸操作限制**:雷电天气下,一般不进行倒闸操作,同时禁止在就地进行此类操作,以防雷击造成设备损坏。 6. **停电后安全措施**:设备停电后,未拉开隔离开关和做好安全措施之前,不得接触设备或进入遮拦区域,以免意外来电。 7. **人身触电救援**:在发生人身触电事故时,可不经许可立即切断电源进行救援,但事后必须立即报告调度和上级部门。 8. **设备位置确认**:电气设备操作后的位置检查应以设备实际位置为准,确保设备状态准确。 9. **工作负责人更换**:工作负责人长时间离开现场,需由原工作票签发人指定新的负责人,并通知全体工作人员和工作许可人。 10. **增加工作任务**:在原工作票的停电范围内增加任务,需得到工作票签发人和工作许可人的同意。 11. **变更安全措施**:若增加任务需要变更或增设安全措施,需填写新工作票并重新履行工作许可手续。 12. **验电操作**:验电应使用合格的接触式验电器,并在装设接地线或合接地刀闸处对各相分别验电,确保无电压残留。 13. **作业人员权益**:作业人员有权了解作业现场和岗位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紧急处理措施。 14. **感应电压防护**:对于可能产生感应电压的情况,应加装接地线或使用个人保安线来防止电击。 15. **拆接地线顺序**:拆接地线时,应先拆导体端,后拆接地端,以减小触电风险。 16. **线路停送电**:线路的停、送电需按照值班调度员或线路工作许可人的指令执行,以确保操作有序。 17. **验电顺序**:对多层电力线路验电时,遵循先低压后高压、先近侧后远侧的原则。 18. **挂接地线顺序**:挂接地线遵循先下层后上层、先近侧后远侧的顺序,确保安全。 19. **工作票三类人员**: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和工作许可人不能相互兼职,以保持职责清晰。 20. **工作交底**:工作票手续完成后,工作负责人和专责监护人应告知工作内容、人员分工、带电部位和现场安全措施。 21. **异常情况处理**:工作人员遇到异常情况或断路器跳闸,应立即停止工作,查明原因。 22. **危险点告知**:工作许可后,需进行危险点告知并确认安全措施,然后才能开始工作。 23. **火灾逃生要点**:防烟熏、迅速逃离、寻找逃生路线、等待救援,是火灾逃生的基本原则。 24. **易燃易爆设备操作**:“三好、四会”是设备管理的基础,包括正确使用、维护和修理设备,以及会检查、保养、排除故障和灭火。 25. **地震应对**:地震间隙应切断电源、熄灭火源、关闭气体阀门,选择安全路线撤离。 26. **安全性评价**:包括生产设备、劳动安全与作业环境和安全管理三个方面,是评估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的重要手段。 27. **《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自2002年11月1日起实施,是我国安全生产领域的基础法律。 28. **安全生产定义**:指在生产活动中保障人身安全、设备安全、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 29. **绝缘杆耐压试验**:使用一年的绝缘杆需要进行耐压试验,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以确保其绝缘性能。 30. **电流测量**:低压线路电流可用钳形电流表测量,避免触及其他带电部分,防止相间短路。 31. **禁存易燃品**:工作场所禁止存放汽油、煤油、酒精、橡胶水等易燃物品,以防火灾。 32. **高低压电气设备划分**:高压设备为对地电压1000V及以上,低压设备为对地电压1000V以下。 以上内容涵盖了电力安全操作规程、设备管理、应急响应、法律法规等多个方面,是电力行业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的安全知识。
































- 粉丝: 0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chromedriver-linux64-141.0.7367.0(Dev).zip
- 科技平台在服务供给上常面临挑战,如何通过AI+数智应用解决?.docx
- 科技资源供给不足如何解决?如何借助AI+数智应用寻找高招?.docx
- 面对复杂多变的科技创新环境,政府应如何借助AI+数智应用培训提升应对能力?.docx
- 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如何借助AI+数智应用破解资源匮乏与服务失效的难题?.docx
-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技术转移机构如何利用AI+数智应用实现业务增长?.docx
- 面对科技平台发展挑战,政府可以采纳哪些AI+数智应用策略?.docx
- 面对科技平台可持续性挑战,有哪些创新的AI+数智应用方案?.docx
- 面对科技平台诸多困境,怎样的AI+数智应用方案能破局?.docx
- 面对市场挑战,如何借助AI+数智应用快速构建高效的技术转移产品体系?.docx
- 如何借助AI+数智应用保障科技平台的可持续发展?.docx
- 如何借助AI+数智应用推动技术转移业务升级?.docx
- 如何借助AI+数智应用提升政府科技创新管理的精细化服务?.docx
- 如何借助需求导向的AI+数智应用技转服务实现科技平台的可持续发展?.docx
- 如何利用AI+数智应用保障科技平台服务的有效性与可持续性?.docx
- 如何利用AI+数智应用保障科技平台资源丰富且服务有效?.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