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提供的文件信息,本文将对USB CDC(通信设备类)中的WMC(无线移动通信设备子类)协议进行深入解析,特别关注与USB ACM(抽象控制模型)相关的部分。
### USB CDC简介
USB CDC(通信设备类)是USB设备类规范之一,用于定义通过USB接口进行数据通信的设备的行为。它旨在提供一种通用机制,使得各种通信设备能够以统一的方式与主机进行交互。在这一框架下,不同的应用可以通过选择特定的功能集来满足其需求。例如,WMC(无线移动通信设备子类)便是为满足无线移动通信设备的需求而设计的。
### WMC子类概述
WMC子类规范旨在定义无线移动通信设备如何通过USB接口与主机进行交互。它规定了必要的接口、数据结构以及命令集,使开发者能够构建支持无线通信的USB设备。这一规范尤其适用于需要实现拨号网络连接的设备,如手机、调制解器等。
### 版本历史
- **版本1.0 (2001年11月23日)**:这是WMC子类规范的第一个正式版本,移除了“仅供审查和讨论”的页脚,并用具体的数值替换了所有"TBD"占位符。
- **版本1.0rc2 (2001年10月19日)**:此版本主要增加了注释,更新了表6-11中的ACM管理元素以包含更具体的信息,并添加了缺失的贡献者名称。
- **版本1.0rc1 (2001年10月5日)**:此版本纳入了编辑建议并纠正了拼写和格式错误。
- **版本0.9 (2001年8月9日)**:将版本0.9候选版1重命名为正式的版本0.9。
- **版本0.9rc1 (2001年6月27日)**:此版本升级到版本0.9候选版1。
- **版本0.8g (2001年6月26日)**:此版本包含了2001年6月会议讨论的更改,包括RR137和RR138。
- **版本0.8f (2001年5月7日)**:此版本包含了2001年4月会议的更改。
- **版本0.8e (2001年4月10日)**:此版本主要进行了拼写和格式的修正,同时在第1.2、4和6节中添加了澄清材料,并修订了附录A中的图A-1以使其更具通用性。
- **版本0.8d (2001年2月27日)**:此版本包含了2001年2月会议讨论的更改。
- **版本0.8c (2001年1月29日)**:此版本采用了MCCI提出的替代方案。
- **版本0.8b 和 0.8a (2000年11月17日)**:此版本包含了RR102、105、120、121、122、125和133等更改。
- **版本0.8 (2000年8月6日至8月17日)**:此版本升级到了0.8,并进行了格式化改进。
- **版本0.7b3 (2000年7月5日)**:此版本全面修正了拼写错误,并添加了一些表达式。
- **版本0.7草稿 (2000年4月26日)**:此版本是第一个供CDC内部审查的版本。
### 关键概念
1. **ACM(Abstract Control Model)**:抽象控制模型是USB CDC规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描述如何管理和控制通信设备的功能。对于WMC子类而言,ACM提供了用于控制无线移动通信设备的基本功能集合,如初始化、配置和数据传输等操作。
2. **管理元素**:在ACM中,管理元素是用来表示和控制设备状态的数据结构。这些元素通常包含设备的状态信息和控制命令。例如,在无线移动通信设备中,可能会有用于设置网络参数或发送短信的管理元素。
3. **数据/传真功能**:WMC子类中的一个关键特性是支持数据和传真功能。这意味着设备不仅可以用作无线调制解器进行数据传输,还可以用作传真机发送和接收传真。
### 总结
USB CDC WMC子类规范为无线移动通信设备提供了一个标准的通信框架,它定义了一系列接口和数据结构,使得开发者能够轻松地构建支持无线通信的USB设备。特别是,该规范中的ACM部分为实现这些功能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南和控制模型。通过对不同版本的演变历程的回顾,可以看出该规范经历了多次迭代和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技术需求。这对于确保兼容性和提高互操作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