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概论】萨师煊、王珊版的《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第一章主要探讨了数据库系统和文件系统的基本概念、区别与联系,以及数据模型的核心要素。以下是详细的知识点阐述: 1. 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区别: - 文件系统主要用于单一应用程序,数据共享性低,冗余度较高,数据独立性差,记录内部结构化,但整体无结构,管理由应用程序负责。 - 数据库系统则面向整个现实世界,强调数据的共享性和减少冗余,具备较高的数据独立性(物理和逻辑独立性),整体结构化,使用数据模型进行描述,并由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提供安全性、完整性和并发控制。 2. 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联系: - 两者都是计算机系统中管理数据的软件,但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的一部分,而DBMS是独立于操作系统的,但依赖于操作系统来实现数据的组织和存储。 3. 数据模型: -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中描述现实世界的抽象工具,包括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三部分。 - 数据结构描述系统静态特性,数据操作反映系统动态特性,完整性约束则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4. 数据独立性: - 逻辑独立性:当数据库模式改变时,通过调整外模式/模式映射,应用程序无需修改,保持与数据的逻辑独立。 - 物理独立性:数据库存储结构变化时,通过调整模式/内模式映射,模式保持不变,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 5. E-R图(实体-关系图): - E-R图用于构建概念模型,表达实体、关系和属性,如学校系统中的系、班级、教研室、教员、学生和课程的关系。 6. 实体型间的多对多联系: - 三个实体型之间的多对多联系与三个实体型两两之间的三个多对多联系在结构上不同,因为它们表达的语义和关系复杂度不同。 7. 网状模型和层次模型: - 网状模型允许一个节点有多个父节点,适用于表示复杂的多对多关系。 - 层次模型则呈现树状结构,一个节点只有一个父节点,适合描述一对多关系,具有简单直观和性能优秀的特点,但也存在灵活性较低的问题。 8. 网状和层次数据库的优缺点: - 优点:层次模型结构简单,性能好,提供了良好的完整性支持;网状模型灵活,能表达复杂的关联。 - 缺点:层次模型对非固定联系的处理效率低,网状模型复杂,不易理解和使用。 以上内容涵盖了数据库系统基础知识,包括数据管理的两种主要形式,以及数据模型的关键概念,有助于理解和设计数据库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