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介绍

PM复用文档_v1.11

preview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84 浏览量 更新于2022-08-08 收藏 25KB DOCX 举报
在IT行业中,性能监控是确保软件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PM复用文档_v1.11" 提供了一个名为 PMPerMinute 的类,专门用于处理软件性能的监控与记录。这个类的设计允许开发者轻松地追踪和分析软件的运行状态,从而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性能瓶颈。 PMPerMinute 类的构造函数`PMPerMinute(String path)`接收一个参数 `path`,这是用来指定性能报告保存的位置。这意味着你可以自定义报告存储的路径,以便于后期分析和整理这些数据。通过提供这样一个构造函数,用户可以灵活地管理他们的性能日志,将其存储在本地文件系统、网络共享或任何其他可访问的存储位置。 接着,`addIndex(String name, double value)` 方法用于添加新的性能指标。`name` 参数代表指标的名称,例如 "CPU利用率"、"内存使用量" 等,而 `value` 参数则是该指标的当前数值。这个方法允许开发者根据需要跟踪多种不同的性能指标,帮助他们全面了解系统的运行状况。 要获取已添加的某个指标值,可以使用`getIndex(String name)`方法。它接受指标名作为输入,返回对应指标的值。如果指标不存在,该方法会返回 `null`,这样开发者可以判断是否已经记录了特定的性能数据。 `setPath(String path)` 方法用于更新性能报告的保存路径。这在需要更改报告存储位置或者进行数据迁移时非常有用。 `start()` 方法启动性能报告的生成。在调用此方法之前,所有收集到的性能指标会暂存于内存中。一旦调用 `start()`,系统就会按照设定的间隔时间开始生成性能报告。报告的命名遵循特定格式,以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来区分,如 "2015-05-05 12_12_12T2015-05-05 12_13_12",这样的命名方式方便用户识别和排序报告文件。 `stop()` 方法则用于停止报告的生成。在调用 `stop()` 之后,新的性能指标将不再被写入文件,而是继续保留在内存中,等待下一次 `start()` 的调用。 `setIntervalTime(long intervalTime)` 方法允许设置性能数据的输出间隔时间。`intervalTime` 参数是以毫秒为单位,可以调整为任意期望的时间段,比如每5秒、每分钟等,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性能监控需求。 "PM复用文档_v1.11" 提供的 PMPerMinute 类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工具,可以帮助开发者高效地管理和监控软件的性能,通过定制化的报告输出间隔和存储路径,以及灵活的指标添加和查询,确保了性能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对于软件开发和维护团队来说,这样的工具对于持续优化系统性能、排查问题和提升用户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身份认证 购VIP最低享 7 折!
30元优惠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