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ython编程中,数据操作是常见的任务,尤其是在处理与数据库交互的应用程序中。为了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重用性,通常会将这些操作封装到类中。本篇将介绍一个具体的Python数据操作方法封装类的实例,它主要用于对MySQL数据库进行连接、执行SQL语句(包括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以及关闭连接。 这个封装类名为_MySQL,继承自Python的object基类。在类的初始化方法`__init__`中,它接受数据库连接的参数,如主机名(host)、端口号(port)、用户名(user)、密码(passwd)和数据库名(db),并使用MySQLdb模块建立连接。MySQLdb是Python的一个库,用于与MySQL数据库进行通信。 类中的`get_cursor()`方法返回一个游标对象,这是执行SQL语句所必需的。游标允许我们逐行获取查询结果,或者执行数据库操作。 `query()`方法用于执行查询操作。它接受一个SQL查询语句作为参数,执行后返回所有查询结果。如果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异常,它会记录错误并返回None。 `execute()`方法则用于执行非查询的SQL语句,例如插入、更新或删除。它接收SQL语句和可选的参数,并尝试执行。成功执行后,返回受影响的行数;如果发生错误,同样会记录并返回0。 `executemany()`方法适用于批量执行相同结构的SQL语句,如插入多行数据。它接收一个SQL语句和参数列表,参数列表可以包含多个元组,每个元组代表一组要插入的数据。执行成功后,返回受影响的行数。 `close()`方法用于关闭数据库连接,确保资源的正确释放。在类的析构方法`__del__()`中,也调用了`close()`,确保即使在对象被垃圾回收时,也能关闭数据库连接。 在给出的示例中,还定义了两个函数`create_table()`和`insert_data()`。`create_table()`创建了一个名为`watchdog`的表,包含了`id`、`name`和`price`三个字段。`insert_data()`插入了一系列模拟数据,利用`executemany()`方法批量插入12条记录。 通过这种方式封装数据库操作,我们可以更方便地在不同的项目或模块中复用这些功能,同时保持代码的整洁和模块化。当需要进行更复杂的数据操作,比如事务处理或更复杂的查询时,可以在类中添加相应的方法,以满足需求。这个封装类为Python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实用的工具,便于进行数据库操作。































- 粉丝: 6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大数据视角下的语文课堂提问方法探究.docx
- 云计算市场与技术发展趋势.doc
- 通信工程施工管理概述.doc
- 关于强电线路对通信线路的影响及其防护.doc
- 集团大数据平台安全方案规划.docx
- Matlab基于腐蚀和膨胀的边缘检测.doc
- 网络监控系统解决方案酒店.doc
- 电动机智能软起动控制系统的研究与方案设计书(PLC).doc
- jAVA2程序设计基础第十三章.ppt
- 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设计.doc
- 医院his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故障应急预案.doc
- 企业运用移动互联网进行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路径.docx
- 数据挖掘的六大主要功能.doc
- 大数据行政尚在跑道入口.docx
- 用Proteus和Keil建立单片机仿真工程的步骤.doc
- Internet技术与应用网络——资源管理与开发.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