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5分钟轻松搞定内存字节对齐

内存字节对齐是一种优化技术,用于提升程序执行效率和兼容性。在计算机系统中,数据通常以特定的字节数组形式存储,这些数组的起始位置和内部成员的位置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对齐规则,以确保高效的数据访问。内存对齐的主要目标是减少CPU访问数据时的延迟,因为CPU通常以固定大小的字为单位进行读写操作,如果数据不是按照字的边界对齐,那么CPU就需要额外的时钟周期来调整指针,这会降低性能。 以下是判断内存对齐规则的三条基本原则: 1. 数据成员对齐规则:结构体或联合体的第一个数据成员存储在偏移量为0的位置,后续每个成员的起始位置应从该成员大小或其子成员大小的整数倍开始。例如,在32位系统中,int类型占4个字节,那么它应从4的整数倍地址开始存储。 2. 结构体作为成员规则:如果结构体中含有其他结构体成员,那么这个结构体成员应从其内部最大元素大小的整数倍地址开始存储。这确保了嵌套结构体的整体对齐性。 3. 结构体的总大小收尾规则:结构体的总大小(sizeof的结果)必须是其内部最大成员大小的整数倍。如果不足,编译器会在末尾填充字节以满足这一规则。 以上原则在没有使用#pragma pack宏的情况下有效。#pragma pack宏可以用来改变默认的对齐规则,让编译器按照指定的字节数进行对齐。例如,#pragma pack(1)会让所有数据成员按1字节对齐,取消对齐,而#pragma pack(2)则会让数据成员按照2字节对齐。不同的编译器默认的对齐值可能不同,如Visual C++默认是8字节对齐,而GCC则是4字节对齐。 在给定的例子中,定义了两个结构体BB和AA。BB包含一个int、一个double和一个float,根据对齐规则,BB的大小应该是24字节(int占4字节,double占8字节,float占4字节,但为了满足8字节对齐,float后面填充了3个字节)。AA包含一个两字节的char数组、一个int、一个double、一个short和一个BB成员。按照对齐规则,AA的大小是48字节(char数组占2字节,int占4字节,double占8字节,short占2字节,BB占24字节,为了满足8字节对齐,AA的末尾填充了4个字节)。 当添加#pragma pack(1)时,所有成员都按照1字节对齐,此时BB的大小变为16字节(int 4字节,double 8字节,float 4字节),AA的大小变为32字节(char数组2字节,int 4字节,double 8字节,short 2字节,BB 16字节)。这样,对齐规则被忽略,节省了内存,但可能会牺牲性能。 理解内存字节对齐对于优化程序性能和编写跨平台代码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处理大量数据或低功耗设备时。在实际编程中,应根据具体需求和目标平台选择合适的对齐策略。



























- 尹子先生2023-07-27这篇文章解释了内存字节对齐的概念,并给出了简单易懂的示例,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有帮助。
- 张博士-体态康复2023-07-27作者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内存字节对齐的原理,让人对这个概念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 养生的控制人2023-07-27文章举了几个实际案例,展示了内存字节对齐的重要性和影响,对于开发者来说很实用。
- AIAlchemist2023-07-27文章提供了一种快速搞定内存字节对齐的方法,对于节省开发时间和提高性能有着实际意义。
- wxb0cf756a5ebe75e92023-07-27阅读这篇文章后,我对内存字节对齐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代码效率的优化也有了新的思路。

- 粉丝: 2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基于MATLAB的数字通信系统仿真方案设计书.doc
- 大数据集群-hadoop的安全防护.docx
- 普通高中计算机信息安全实践教学研究.docx
-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对策.doc
- 简论信息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docx
- 论大数据下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docx
- 中小型企业实施网络精准营销的方法研究-上下文推广.docx
- 虚拟化技术在计算机机房管理中的应用策略分析.docx
- 基于网络化的职业英语教学模式探索.docx
- 智能家居防盗报警系统设计方案-智建社区.docx
- PLC的花样喷泉控制系统设计方案PLC的花样喷泉控制.doc
- VB程序设计第四章-基本的控制结构.ppt
- SCLCD控制器控制TFT彩屏接口设计.ppt
- 单片机控制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系统设计方案新.doc
- 实验室管理经验交流材料信息与通信工程科技专业资料.ppt
- 模糊层次分析法在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中的运用.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