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介绍

技术评价偏差及其控制研究

preview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70 浏览量 更新于2020-01-25 收藏 292KB PDF 举报
技术评价是一项以公正性、客观性和独立性为基本行动原则的辅助判断活动,其核心在于对特定行为、活动、即定状态及界定范围内的过程的价值与绩效等的确定。评价可以包括Assessment、Evaluation、Appraisal和Pricing等含义,其价值与绩效的大小依赖于评价标准的选择。评价偏差是指评价活动在执行过程中由于评价主体、评价客体及外界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与真实值出现偏差的现象。 评价偏差的产生根源主要涉及三个方面:评价主体、评价客体及外界因素。评价主体偏差通常指的是评价者自身在进行评价活动时由于认知、情感、经验、知识和技能等方面局限所导致的偏差;评价客体偏差则是由于被评价对象本身的特点和状态,或者评价对象在被评价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化导致的偏差;外界因素则包括评价过程中受到的各种外部环境、政策、市场等因素的影响。 偏差类型根据偏差产生的不同时点,大致可以分为评价前偏差和评价过程偏差两类。评价前偏差指的是在评价活动开始之前就已经存在的偏差,如评价设计阶段由于对评价标准和方法选择不当所造成的偏差。而评价过程偏差则是在评价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这可能包括信息收集不全、分析不准确、判断失误等问题。 为了解决和控制技术评价中的偏差,文章提出了一些可能的控制方法。这些控制方法主要针对评价主体,包括但不限于:采用更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提高评价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强评价过程中的监督和反馈、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进行独立评价等。控制方法的设计和实施应该以减少评价主体和客体偏差,以及降低外界因素对评价活动的不利影响为目标。 此外,文章还指出,技术评价中的偏差问题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但专门针对评价偏差的研究还比较零碎。在前人研究的简要评述中提到了一些相关的研究,例如Gunther Tichy研究了评价中的过度乐观问题,指出专家的过度乐观偏差可能带来特别的危害及影响;马俊峰从哲学角度研究评价活动,提出了评价失当的概念,并将其分为失准、失全、失时和失宜四种情况;肖利和诸承明等则关注了评估程序缺乏规范和绩效评价过程中的偏差问题。 技术评价偏差及其控制研究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它不仅涉及评价方法论的问题,也与评价主体、评价客体以及外界因素息息相关。为了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不断完善评价体系,优化评价流程,提升评价人员的专业水平,并加强对评价过程的监督和管理。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技术评价中的偏差,提高评价活动的公正性、客观性和有效性。
身份认证 购VIP最低享 7 折!
30元优惠券
weixin_38644599
  • 粉丝: 11
上传资源 快速赚钱
voice
center-task 前往需求广场,查看用户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