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文分步骤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具体详情请看下文吧。
一、准备
用两台服务器做测试:
Master Server: 192.0.0.1/Linux/MYSQL 4.1.12
Slave Server: 192.0.0.2/Linux/MYSQL 4.1.18
做主从服务器的原则是,MYSQL版本要相同,如果不能满足,最起码从服务器的MYSQL的版本必须高于主服务器的MYSQL版本
二、配置master服务器
1. 登录Master服务器,编辑my.cnf
#vim /etc/my.cnf
在[mysqld]段添加以下内容:
log-bin=mysql-bin
serv
MySQL主从数据库同步备份配置是一种常见的数据库高可用性和容灾策略,它允许数据在主数据库(Master)上进行写操作,然后将这些更改实时复制到从数据库(Slave)。这种配置可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实现负载均衡,以及在主服务器出现问题时能够无缝切换到从服务器。
1. **准备工作**
- 你需要两台服务器,分别作为Master和Slave。在本例中,Master服务器的IP是192.0.0.1,运行MySQL 4.1.12,而Slave服务器的IP是192.0.0.2,运行MySQL 4.1.18。确保MySQL版本兼容,通常是主从版本一致或从服务器版本更高。
2. **配置Master服务器**
- 登录Master服务器,使用`vim`编辑`my.cnf`配置文件,在`[mysqld]`部分添加:
- `log-bin=mysql-bin`:开启二进制日志功能,这是主从同步的关键。
- `server-id=1`:设置Master服务器的唯一标识,值应为1到2^32-1之间的正整数。
- `binlog-do-db=extmail`:指定需要同步的数据库。
- `binlog-ignore-db=mysql,test`:排除不希望同步的数据库。
- 之后,重启MySQL服务使配置生效。
- 使用`mysqldump`命令备份Master数据库,加上`--master-data`选项,以便获取用于同步的二进制日志位置信息。
3. **配置Slave服务器**
- 在Slave服务器上,同样编辑`my.cnf`,添加`server-id=2`,确保与Master服务器的ID不同,同时设置`master-host`, `master-port`, `master-user`, `master-password`,这些都是从Master服务器获取的连接信息。
- 导入之前备份的数据库文件到Slave,创建数据库并应用备份数据。
- 重启MySQL服务。
- 使用`slave stop`停止从服务器的复制进程,然后使用`change master to`命令设置Master服务器的连接信息和二进制日志位置。
- 使用`slave start`启动从服务器的复制进程。
4. **监控与维护**
- 定期检查Master和Slave的状态,确保复制过程正常进行。可以使用`SHOW SLAVE STATUS\G`命令查看复制状态。
- 如果出现错误,需要根据错误信息进行排查,可能涉及网络问题、权限问题或数据不一致问题。
主从数据库同步备份配置是MySQL高可用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了数据冗余和故障切换能力。正确配置和管理主从数据库能显著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注意的是,随着MySQL版本的更新,配置方法可能会有所变化,建议参考最新的官方文档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