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28335是一款广泛应用的微控制器,其时钟管理是系统性能和稳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详细讲解28335时钟硬件的连接方式,以及如何对其进行编程和配置。
28335,全称TMS320F28335,是由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推出的C2000系列浮点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它拥有高性能、低功耗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电机控制、电源管理、工业自动化等领域。时钟系统是该处理器的心脏,控制着所有内部模块的操作速度。
28335的时钟源通常包括外部晶体振荡器(XOSC)、内部数字锁相环(DPLL)和多种时钟分频器。硬件连接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1. **外部晶体振荡器**:XOSC连接到28335的X1和X2管脚,为系统提供基本的时钟输入。选择晶体频率需依据系统需求和DPLL配置,常见的有16MHz或25MHz。
2. **时钟分频器**:处理器内部有多个分频器,如CLKOUTx分频器,可以将主时钟频率分频后供给不同功能模块,如CPU时钟、中断控制器、串行通信接口等。
3. **数字锁相环(DPLL)**:DPLL用于提升系统时钟频率,通过锁定外部时钟源并倍频,可提供高性能操作所需的高速时钟。DPLL的配置涉及反馈分频器(FBDIV)、预分频器(PRDIV)和乘数(M)的选择。
编程实例中,我们需要通过C语言或者汇编语言访问28335的寄存器来配置时钟系统。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
1. **初始化DPLL**:设置DPLL控制寄存器,设定PRDIV和M值,启动DPLL锁定过程。
2. **配置时钟分频器**:根据需要设定各功能模块的时钟频率,例如设置CLKOUTx分频器的值。
3. **启用时钟源**:开启DPLL输出,确保系统开始使用新的时钟源。
4. **时钟监控**:为了保证系统稳定性,需要设置时钟故障检测和恢复机制,如检测晶体振荡器是否正常工作。
28335时钟详解还涵盖了时钟源的选择、时钟域的划分、时钟中断处理以及低功耗模式下的时钟管理等内容。在实际应用中,合理的时钟配置不仅可以提高处理器的运行效率,还能有效降低系统功耗,延长设备的电池寿命。
通过阅读“28335时钟硬件连接.doc”文档,读者可以深入理解28335的时钟系统,学习如何根据具体应用需求进行时钟配置,从而充分发挥这款微控制器的潜力。这份文档将提供详尽的硬件连接图示和编程示例,帮助工程师在实践中快速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