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合适的资源?快使用搜索试试~ 我知道了~
资源推荐
资源详情
资源评论





格式:docx 资源大小:25.8KB 页数:14

格式:docx 资源大小:33.4KB 页数:21

格式:docx 资源大小:28.8KB 页数:17

格式:docx 资源大小:26.4KB 页数:15

格式:docx 资源大小:25.1KB 页数:13

格式:docx 资源大小:33.9KB 页数:21

格式:docx 资源大小:34.0KB 页数:19


格式:docx 资源大小:30.0KB 页数:20

格式:docx 资源大小:28.2KB 页数:17

格式:docx 资源大小:29.7KB 页数:17



格式:docx 资源大小:31.8KB 页数:19


格式:docx 资源大小:36.0KB 页数:22


格式:docx 资源大小:27.7KB 页数:16

格式:docx 资源大小:29.8KB 页数:19

格式:docx 资源大小:31.5KB 页数:19

格式:docx 资源大小:29.7KB 页数:18

格式:docx 资源大小:30.5KB 页数:19

格式:docx 资源大小:32.0KB 页数:19

格式:docx 资源大小:26.9KB 页数:14


1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之分类算法:决策树:决策树的可视
化与解释
1 决策树基础
1.1 决策树的概念与应用
决策树是一种监督学习算法,用于分类和回归任务。它通过树状结构表示
决策规则,其中每个内部节点表示一个特征上的测试,每个分支代表一个测试
结果,每个叶节点代表一个类别(分类任务)或一个数值(回归任务)。决策树
易于理解和实现,其结果可以直观地可视化,因此在许多领域如医疗诊断、客
户分类、信用评估等得到广泛应用。
1.2 决策树的构建过程
决策树的构建过程主要包括特征选择、树的生成和树的剪枝。
1.2.1 特征选择
特征选择是决策树构建的关键步骤,它决定了树的结构和分类性能。常用
的特征选择方法有信息增益、信息增益比和基尼指数。
1.2.2 树的生成
树的生成是递归地选择最佳特征并分裂数据集,直到满足停止条件(如叶
节点包含的样本数小于阈值或所有样本属于同一类别)。
1.2.3 树的剪枝
树的剪枝用于防止过拟合,包括预剪枝和后剪枝。预剪枝在树的生成过程
中提前停止,后剪枝则是在树生成后删除一些子树。
1.3 ID3 算法详解
ID3 算法是决策树算法的早期版本,它使用信息增益作为特征选择的依据。
信息增益基于信息论中的熵概念,衡量特征对数据集分类的贡献。
1.3.1 信息增益计算
信息增益计算公式为:
I
G
(
A
)
=
E
n
t
r
o
p
y
(
D
)
−
E
n
t
r
o
p
y
(
D
|
A
)
其中,
E
n
t
r
o
p
y
(
D
)
是数据集
D
的熵,
E
n
t
r
o
p
y
(
D
|
A
)
是特征
A
给定条件下数据集

2
D
的条件熵。
1.3.2 示例代码
假设我们有以下数据集:
Out
look
Temper
ature
Hu
midity
W
ind
Play
Tennis
Sun
ny
Hot
Hig
h
W
eak
No
Sun
ny
Hot
Hig
h
S
trong
No
Ov
ercast
Hot
Hig
h
W
eak
Yes
Rai
n
Mild
Hig
h
W
eak
Yes
Rai
n
Cool
Nor
mal
W
eak
Yes
Rai
n
Cool
Nor
mal
S
trong
No
Ov
ercast
Cool
Nor
mal
S
trong
Yes
Sun
ny
Mild
Hig
h
W
eak
No
Sun
ny
Cool
Nor
mal
W
eak
Yes
Rai
n
Mild
Nor
mal
W
eak
Yes
Sun
ny
Mild
Nor
mal
S
trong
Yes
Ov
ercast
Mild
Hig
h
S
trong
Yes
Ov
ercast
Hot
Nor
mal
W
eak
Yes
Rai
n
Mild
Hig
h
S
trong
No
import pandas as pd
from sklearn.tree import DecisionTreeClassifier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accuracy_score
from sklearn import tree
#
数据集
data = {'Outlook': ['Sunny', 'Sunny', 'Overcast', 'Rain', 'Rain', 'Rain', 'Overcast', 'Sunny', 'Sunny', 'Ra
in', 'Sunny', 'Overcast', 'Overcast', 'Rain'],
'Temperature': ['Hot', 'Hot', 'Hot', 'Mild', 'Cool', 'Cool', 'Mild', 'Mild', 'Cool', 'Mild', 'Mild', 'Mil
d', 'Hot', 'Mild'],

3
'Humidity': ['High', 'High', 'High', 'High', 'Normal', 'Normal', 'Normal', 'High', 'Normal', 'Norma
l', 'Normal', 'High', 'Normal', 'High'],
'Wind': ['Weak', 'Strong', 'Weak', 'Weak', 'Weak', 'Strong', 'Strong', 'Weak', 'Weak', 'Weak', 'S
trong', 'Strong', 'Weak', 'Strong'],
'Play Tennis': ['No', 'No', 'Yes', 'Yes', 'Yes', 'No', 'Yes', 'No', 'Yes', 'Yes', 'Yes', 'Yes', 'Yes', 'No']}
df = pd.DataFrame(data)
#
特征和目标变量
X = df.iloc[:, :-1]
y = df['Play Tennis']
#
训练模型
clf = DecisionTreeClassifier(criterion='entropy')
clf.fit(X, y)
#
可视化决策树
import graphviz
dot_data = tree.export_graphviz(clf, out_file=None,
feature_names=X.columns,
class_names=['No', 'Yes'],
filled=True, rounded=True,
special_characters=True)
graph = graphviz.Source(dot_data)
graph
1.4 C4.5 算法详解
C4.5 算法是 ID3 算法的改进版,它使用信息增益比作为特征选择的依据,
可以处理连续特征和缺失值。
1.4.1 信息增益比计算
信息增益比计算公式为:
G
a
i
n
R
a
t
i
o
(
A
)
=
I
G
(
A
)
S
p
l
i
t
I
n
f
o
(
A
)
其中,
I
G
(
A
)
是信息增益,
S
p
l
i
t
I
n
f
o
(
A
)
是特征
A
的分裂信息。
1.4.2 示例代码
使用 C4.5 算法构建决策树,与 ID3 算法的主要区别在于 criterion 参数。
#
使用
C4.5
算法构建决策树
clf = DecisionTreeClassifier(criterion='gini') #
使用基尼指数,
C4.5
使用信息增益比,但
sklear
n
中没有直接支持
clf.fit(X, y)

4
#
可视化决策树
dot_data = tree.export_graphviz(clf, out_file=None,
feature_names=X.columns,
class_names=['No', 'Yes'],
filled=True, rounded=True,
special_characters=True)
graph = graphviz.Source(dot_data)
graph
1.5 CART 算法简介
CART(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s)算法可以用于分类和回归任务,
它使用基尼指数作为分类树的特征选择依据,使用平方误差作为回归树的特征
选择依据。
1.5.1 基尼指数计算
基尼指数计算公式为:
G
i
n
i
(
D
)
=
1
−
K
k
=
1
p
2
k
其中,
p
k
是类别
k
在数据集
D
中的比例。
1.5.2 示例代码
使用 CART 算法构建决策树,同样在 criterion 参数上进行设置。
#
使用
CART
算法构建决策树
clf = DecisionTreeClassifier(criterion='gini') # CART
分类树使用基尼指数
clf.fit(X, y)
#
可视化决策树
dot_data = tree.export_graphviz(clf, out_file=None,
feature_names=X.columns,
class_names=['No', 'Yes'],
filled=True, rounded=True,
special_characters=True)
graph = graphviz.Source(dot_data)
graph
通过上述代码示例,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决策树算法构建的决策树结构。在
实际应用中,选择哪种算法取决于数据集的特性和问题的性质。决策树的可视
化和解释能力使其成为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中非常有价值的工具。
剩余15页未读,继续阅读
资源评论



kkchenjj
- 粉丝: 3w+
上传资源 快速赚钱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微博网络媒体消费者行为分析.doc
-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含黄精复方专利的临证应用及组方配伍.docx
- 淘宝电子商务运营计划书.doc
- JAVA技术Web应用开发选择题附答案.doc
- 电工基础项目管理申报及建设规划书.doc
- 项目管理方法论之战(一):PMBOK-vs-PRINCE2----美国和英国之间的冷战.docx
- 空间定位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策略.pdf
- 中职计算机教学探讨.docx
- 电气工程自动化及其节能设计的应用探究.docx
- 电算会计的发展趋势网络会计的论文-会计电算会计论文.docx
- Matlab课程方案设计书.doc
- 运用大数据思维推动互联网+党建路径.docx
- PLC与控制系统的开放性.doc
- 电子商务会员与积分系统设计.docx
- 实战打造爆款的各种方式网络营销.doc
- 信息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水电工程中的应用.docx
资源上传下载、课程学习等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或建议,欢迎提出宝贵意见哦~我们会及时处理!
点击此处反馈



安全验证
文档复制为VIP权益,开通VIP直接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