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定金规则:在合同法中,定金是一种担保形式,若未明确约定其性质,法院通常不会支持当事人的定金权利主张。案例中,乙收到甲的“订金”而非“定金”,因此甲无法主张双倍赔偿,乙只需退还甲1000元。这涉及到了合同法中对定金和订金的区分以及定金罚则的应用。
2. 缔约过失责任:根据《合同法》第42条,如果一方在合同谈判中故意隐瞒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情况,造成另一方损失,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在例子中,乙隐瞒车辆证件不全的事实,须对甲的损失负责,而非承担违约责任,因为合同并未正式成立。
3. 遗赠扶养协议:遗赠扶养协议是一种合同,其中一方承诺在遗嘱执行后给予另一方财产,而另一方则需在生前提供扶养。案例提到,梁某想立遗赠扶养协议,但外孙子女、侄子、侄女和干儿子中,只有直系亲属或有法定扶养义务的人才适合成为扶养人,因此外孙子女符合条件,而侄子、侄女和干儿子则不是。
4. 诉讼时效:对于侵权行为的诉讼,有时效限制。案例中,甲在2003年起诉乙出版社2000年的侵权行为,法院需判断是否超过诉讼时效。一般情况下,若超过法定期限,法院可能不予受理或驳回诉讼请求,但某些情况下,如持续侵权,诉讼时效可能会有所不同。
5. 合同效力:有效的合同需基于双方自愿,无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案例提到的合同应被认定为有效,表明合同法中关于合同有效性的重要原则。
6. 质押合同:质押合同的生效与对抗效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案例中的债券未做任何记载,即使合同成立并生效,也可能不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除非进行了必要的公示。
7. 婚姻财产问题:夫妻共同债务一般指婚姻存续期间产生的债务。案例中,甲以个人名义借款买房,但用于夫妻共同居住,故该债务被视为夫妻共同债务,离婚时应由夫妻共同财产偿还。
8. 专利保护期:专利保护期的计算通常从专利申请日或公告日起算,具体日期需根据专利法的规定。案例中未给出具体专利法规定,但提及的日期可能涉及专利保护期的计算方法。
9. 拾得物的处理:根据《民法通则》和《物权法》,拾得遗失物应归还原物所有人。案例中,奇石作为遗失物,虽然乙添附了基座,但奇石所有权仍归甲,乙可得到适当补偿。若适用《物权法》,拾得人应归还权利人,不能适用善意取得。
10. 定金交付:在定金合同中,实际交付的定金少于约定数额并不意味着合同无效,而是视为实际定金数额的变更,这涉及合同变更的原则。
以上是基于给定内容的法律知识点解析,涵盖了合同法、物权法、继承法等多个领域,包括定金、缔约过失、诉讼时效、合同效力、婚姻财产、知识产权、物权变动等法律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