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考文献:
[1]王月汉,刘文霞,姚齐,万海洋,何剑,熊雪君.面向配电网韧性提升的移动储能预布局与动态调度策略[J].电力系统自
动化,2022,46(15):37-45.
1.基本原理
1. 1 目标函数
本文以最恶劣光伏出力场景下的移动储能配置成本与负荷削减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两阶段鲁棒
优化模型来确定移动储能的配置数量与位置。第一阶段的决策变量为移动储能与节点的连接状态以及
线路开关状态,第二阶段的决策变量为负荷削减功率、分布式电源出力、节点电压、支路功率与电流,
光伏出力为不确定变量,目标函数如下:
ME Lshd Lshd DG DG
PV
,0
ME ME L.shd
,0
, , , , ,
, , ,
min max min ( ) 1
i ij i i i i
i
sqr sqr
ij ij i ij
i i i
P Q P Q
P
i
P Q V I
C w P
1. 2 约束条件
1. 2. 1 第一阶段约束
1)移动储能资源约束。在灾害发生前储备的移动储能资源有限,并且每台移动储能设备参数相
同,每个节点最多预先配置一台设备,即
2
)配电网辐射拓扑约束。考虑孤岛融合与无电源孤岛的情况,采用改进单商品流法确保恢复过
程中配电网满足辐射状拓扑要求
[19]
,通过引入虚拟源节点标志
0-1
变量
VS
i
S
,将网络重构后的孤岛
数量加入优化过程,采用 Big-M 法对虚拟功率流进行松弛,具体表示如下:
- 1
- 2
前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