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综合管廊人民防空设计规范》是一份指导城市地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标准,旨在确保地下管廊在和平时期和战时都能发挥其功能,并具备必要的防护能力。该规范涵盖了地下综合管廊的设计、建筑、结构、通风、给水排水、电气、管线防护措施以及平战转换等多个方面。
1. **术语定义**
- **综合管廊**:是用于容纳多种城市工程管线的地下构筑物,包括给水、雨水、污水、燃气、电力、通信等。
- **平时**和**战时**:分别指无战争和战争状态的时期。
- **缆线管廊**:浅埋沟道,用于电力电缆和通信电缆,不适宜人员通行。
- **城市工程管线**:涵盖市政公用管线,不含工业管线。
- **吊装口**:用于安装和移除管线和设备的开口。
- **通风口**:允许内外部空气交换的开口,包括进风、排风和排烟口。
- **舱室**:通过结构或防火墙分隔的封闭空间,用于敷设管线。
- **现浇混凝土综合管廊**和**盾构综合管廊**:两种不同的施工方法。
- **人防防护结构**:承受空气冲击波和土中压缩波的结构,提供防化密闭分隔。
- **人员出入口**和**逃生口**:供人员正常进出和紧急逃生的通道。
- **管廊控制中心**:监控所有专业管线运行和环境状态,管理出入口,实现应急通信和联动控制。
2. **建筑设计**
- **一般规定**:包括对管廊的尺寸、位置、布局和安全出口的要求。
- **孔口防护**:涉及对管廊开口的防护措施,如防爆门、防护窗等,以防止战时破坏。
3. **结构设计**
- **一般规定**:考虑结构的耐久性、抗震性和防护性能。
- **材料**:规定了使用的建筑材料应满足的强度和防护等级。
- **等效静荷载**:设计时需考虑的静态和动态荷载,如空气冲击波荷载。
- **构造规定**:对结构连接、防水、防火等做出详细规定。
4. **通风、给水排水和电气**
- **通风**:确保管廊内空气流通,提供进排风和排烟设施。
- **给水排水**:设计供水和排水系统,以应对日常维护和紧急情况。
- **电气**:包括照明、供电、通信等系统的规划,确保战时的稳定运行。
5. **管线防护措施**
- 设计旨在保护管线免受战争影响,可能包括管线的加固、隔离和备用方案。
6. **平战转换**
- 规定了如何在和平时期与战时之间快速转换管廊的功能,如增设防护设施、调整运营模式等。
这份规范对于保障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的安全和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特别是在面临潜在战争威胁时,它为设计和建造能够抵御战争影响的综合管廊提供了具体指导。遵循这些规定,可以确保在任何情况下,城市的公共服务不会因战争而中断,保障市民的基本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