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LC逻辑信道自适应配置技术解析》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信道资源的高效利用至关重要。ACLC(Adaptive Channel Logic Configuration)逻辑信道自适应配置是一种旨在优化信道分配,提升系统容量的技术,尤其适用于信令信道(SDCCH)的管理和优化。ACLC的主要目标是动态调整SDCCH信道的数量,以应对不同场景下的信令需求,减少拥塞,提高服务质量和系统效率。
ACLC主要应用于IMSI附着、分离、位置区更新、呼叫建立、短信发送和接收、传真及补充业务等关键过程。这些过程都需要通过信令信道来完成。当SDCCH出现拥塞时,即便有充足的TCH(话音信道)空闲,也无法成功建立呼叫。为解决这一问题,ACLC通过实时测量空闲的SDCCH信道,根据业务需求,能够将一个TCH信道转化为8个SDCCH信道,从而提供给8个用户进行呼叫建立或其他信令业务。这一机制动态调整SDCCH的容量,降低了初始配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升了系统容量。
在ACLC功能中,涉及的关键参数包括:
1. ACSTATE:激活ACLC功能的开关,控制是否开启逻辑信道的自适应配置。
2. SLEVEL:SDCCH剩余的空闲信道数阈值。当SDCCH空闲信道数量小于或等于SLEVEL设定值时,系统会触发信道转换。
3. CONG:表示SDCCH发生拥塞的状态。
4. STIME:系统在信令信道需求下降时,将SDCCH/8转换回TCH的最小时间间隔。
ACLC功能启用需满足以下条件:
1. 空闲的SDCCH信道数小于或等于SLEVEL设定值。
2. 小区的TCH空闲信道数(包括上行和下行)超过4个以上,对于三载波或以上的小区,空闲TCH信道数需大于小区载波数。
3. 当前SDCCH数目小于小区允许的最大SDCCH数。
在爱立信R10版本中,一个载波可以定义多个SDCCH,这进一步增加了小区可定义的SDCCH数目。例如,唐山的某些BSC已经开通此功能,允许每个载波定义最多2个SDCCH。
ACLC功能的工作流程如下:
- 当空闲SDCCH小于等于SLEVEL,且空闲TCH超过4个,同时SDCCH/8数量小于小区允许的最大数量时,系统会将一个TCH时隙转换为SDCCH/8。
- 转换后,系统会启动一个计时器,初始值为STIME设定的时间间隔。当SDCCH话务量降低,系统每3秒扫描一次SDCCH信道。
- 如果SDCCH数量持续超过8+SLEVEL,计数器减3,若计数器小于等于0,则将SDCCH/8转换回TCH,同时计数器增加12,但不超过STIME设定值。这样设计是为了避免因信令话务的快速波动导致的频繁转换。
在实际网络中,如TSBS8的TSG260C小区,每个载波最多分配两个SDCCH,两个载波则最多可分配4个SDCCH。当SDCCH数量达到定义上限,ACLC功能仍可再分配一个SDCCH/8,并指定其位置。
ACLC逻辑信道自适应配置技术是提升无线通信系统效率,优化信令信道使用,缓解拥塞,保障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它通过灵活的信道转换策略,实现了信道资源的动态分配,确保了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