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软件开发领域,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 (OEM) 是一个强大的工具,用于管理和监控Oracle数据库环境。这个OEM配置文档详细描述了如何配置OEM来管理数据库控制,这涉及到多个步骤和组件。
OEM配置的第一步是设置环境变量`oracle_sid`,这在Linux环境下通过`export`命令完成,例如`export oracle_sid=ora10g`。`ora10g`在这里代表的是数据库的系统标识符,是Oracle数据库实例的唯一标识。
接下来,运行`emca`(EM Configuration Assistant)命令来重新创建或配置OEM仓库。在示例中,`emca -repos recreate`被用来删除并重建EM(Enterprise Manager)仓库。这个仓库存储有关数据库、监听器和其他管理信息的数据。
执行这个命令时,系统会提示用户输入必要的信息,如数据库的SID、监听器的端口号,以及SYS和SYSMAN用户的密码。这些是Oracle数据库的关键安全凭证,SYS是拥有最高权限的管理员用户,而SYSMAN是Oracle Management Server的默认管理用户。
在成功删除旧仓库后,`emca`命令接着创建新的仓库,这可能需要一段时间。这个过程由`EMReposConfig`模块执行,并在日志文件中记录详细信息,以便于后期的排查和审计。
然后,`emca -config dbcontrol db`命令用于配置Database Control,这是OEM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允许远程管理数据库。在这个阶段,用户再次确认数据库的SID,设置监听器端口,并提供DBSNMP用户的密码。DBSNMP用户主要用于SNMP协议的监控。此外,还可以配置邮件通知,以便在发生特定事件时接收警报。
配置过程中,`EMConfig`模块会检查数据库的参数,例如`shared_pool_size`,确保它满足OEM运行的最低需求。如果共享池的大小不足,OEM可能无法正常工作,因此需要增大这个参数。
`stopOMS`和`startOMS`命令分别用于停止和启动Oracle Management Services (OMS),这是OEM的核心组件,负责收集数据、处理警报和提供图形用户界面。这些操作同样可能需要一些时间,特别是在数据库或网络负载较高的情况下。
总结来说,OEM配置涉及的关键知识点包括:环境变量设置、`emca`命令的使用、Oracle数据库的用户管理、仓库的创建与维护、Database Control的配置、系统参数的检查以及Oracle Management Services的管理。这些都是确保OEM能有效管理和监控Oracle数据库系统所必需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