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
1.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题目中提到的选择题1,涉及化学变化的概念,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发生反应时产生了新的物质,例如酿米酒是糖类转化为酒精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2. 硬水与软水的鉴别:描述中的选择题2,提到用肥皂水可以检验水的硬度,这是因为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与肥皂反应会形成沉淀,而软水则不会。
3. 化合价计算:选择题3中提到了钛酸亚铁(FeTiO3)中钛元素的化合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可以计算出钛的化合价为+4。
4. 化学符号的理解:选择题4询问表示两个氧原子的符号,正确的答案是2O。
5. 实验操作规范:题目没有给出具体的操作,但通常涉及实验操作题,需要了解基本的实验规则,如正确使用仪器,注意安全等。
6. 分子与原子的区别:选择题6提到分子和原子的特性,C选项正确,说明相同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比如氧气和臭氧。
7. 化学方程式推断:通过化学反应R+3O2 → 2CO2+2H2O,可以推断R的化学式为C2H4。
8. 碳的同素异形体:选择题8提到石墨是一种导电性能良好的碳的单质,所以常被用作电极。
9. 质量守恒定律:描述中提到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例如铁丝燃烧后的质量增加是因为吸收了氧气。
10. 乳化作用:选择题10中的洗洁精能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就是利用了乳化作用,使油污分散成小液滴,易于清洗。
11. 浓硫酸的性质:描述中提到浓硫酸的性质,包括溶于水放热、腐蚀性强、显酸性,D选项错误,因为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将浓硫酸慢慢加入到水中。
12. 爱护水资源:选项C用淘米水洗菜、浇花是节约用水的例子,符合爱护水资源的要求。
13. 化学式的意义:描述中的“PX”(C10H8)完全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且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不是最大。
14. 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题目描述,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但没有提及分子个数、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
15.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B选项错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需要处理尾气,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16. 金属活动性顺序:在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锌会先与活动性较弱的铜离子反应,如果滤渣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可能含有锌或铁。
17. 原子结构: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显示了质子数、离子符号以及元素类型。
18. 营养素的摄取:卟啉铁的分子组成揭示了其含有的元素种类和碳原子数量,同时提到了食物补铁的重要性。
以上知识点涵盖了化学变化的基本概念、物质性质、化学方程式的推断、元素化合价计算、分子原子的区别、实验操作规范、资源保护、化学式的意义、反应的微观变化、实验安全、金属活动性顺序、原子结构以及营养素的获取等多个方面,体现了中学化学的核心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