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设计题目 ① 基本要求题目:矩阵乘法。 ② 综合训练: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二、设计要求 矩阵乘法:编写一个函数实现矩阵A(2行3列)与矩阵B 相乘(3行2列),乘积放在C数组中。在主函数中输入相乘的两数组,并输出结果。 学生成绩管理:(结构体数组、函数、指针、算法、流程结构及文件等的综合应用) 程序说明:有N个学生,每个学生的数据包含学号(不重复)、姓名、三门课的成绩及平均成绩,试设计一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使之能提供以下功能: (1)主菜单 (2)各菜单项功能 ① 成绩录入:输入学生的学号、姓名及三门课的成绩; ② 成绩查询:(至少一种查询方式)。 按学号查询学生记录。 查询不及格学生的记录。 ③成绩统计: 计算学生的平均分; 根据学生的平均分高低,对学生的数据进行排序后输出; 对学生单科成绩排序,输出学生姓名与该科成绩; ④退出系统:退出整个系统(即主菜单)。 (3)结构体数组: #define N 30struct student {int num; /* 定义学号*/ char name[20]; /* 定义姓名*/ float score[3]; /* 定义存贮三门课成绩的数组*/ float average; /* 定义平均成绩*/ };struct student stu[N]; /* 定义结构体数组,存贮多个学生的记录*/ 三、数据结构设计描述 系统功能描述 1能够输入学生的学号、姓名、三科成绩并且计算出平均成绩。 2能够以表格的形式输出学生记录 3能够按照学生三科的平均成绩进行排序 4能够按照学生的单科成绩进行排序 5能够按照学号查询学生记录 6往表中插入学生记录 7从表中删除学生记录 8存储记录到文件中 9从文件中读取记录 10退出 数据字典 1数据流条目 数据流名称:全部记录 别名:无 简述:最新更新后所有关于学生成绩的记录 来源:数据库 去向:加工“记录筛选” 数据流量:不限 组成:学号+姓名+SC1+SC2+SC3+平均成绩 数据存储条 数据存储名称:学生成绩记录 别名:无 简述:存放学生所有可供查询的信息 组成:学号+姓名+SC1+SC2+SC3+平均成绩 组织方式:索引文件,以学学号为关键字 查询要求:要求能立即查询 2数据项条目 数据项名称:学号 别名:无 简述:所有学校学生的学号 类型:字符串 3加工条目 加工名:更改的记录 激发条件:学生成绩记录被改动 优先级:普通 输入:新记录 输出:更新数据、数据未改动 加工逻辑:根据现有学生成绩记录 if 新记录<>旧记录 then 更新数据 else 数据未改动 endif 设计测试流程 1、进入界面 2、输入选项0,回车; 按提示输入数据 3、回到主菜单; 输入选项8,回车; 输入文件名:data,回车; 出现成功提示,则读入文件操作成功。 4、回到主菜单,输入1,回车 每10个暂停显示数据 5、回到主菜单,输入2,回车 出现排序成功信息。 6、回到主菜单,输入3,回车 出现排序成功信息。 7、回到主菜单,输入5,回车 按提示插入一组数据 8、回到主菜单,输入6,回车 按提示输入姓名,删除数据 出现删除成功的信息 9、回到主菜单,输入4,回车 输入学号进行查询 10、回到主菜单,输入1,回车 出现统计信息 11、回到主菜单,输入7,回车 输入result,回车 出现成功写入文件的信息 12、回到主菜单,输入9,回车退出系统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报告】是一份详细阐述如何构建一个综合性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文档。该系统设计包括两个主要部分:矩阵乘法和学生成绩管理。 **矩阵乘法**是系统的基础部分,要求编写一个函数实现2x3矩阵A与3x2矩阵B的乘法,将结果存储在C数组中。这涉及到基础的线性代数运算,通过循环和数组操作完成。矩阵乘法的实现需要遵循矩阵乘法的规则,即第一个矩阵的列数必须等于第二个矩阵的行数。 **学生成绩管理**部分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系统,它利用结构体数组、函数、指针、算法和文件操作等技术。系统设计了如下的功能: 1. **成绩录入**:用户可以输入学生的学号、姓名以及三门课程的成绩,同时系统会自动计算平均分。 2. **成绩查询**:支持按学号查询特定学生的所有信息,以及查找所有不及格学生的记录。 3. **成绩统计**:可以计算学生的平均分,对所有学生按平均分排序,或者按单科成绩排序。 4. **退出系统**:用户可以随时退出系统。 系统使用了一个名为`struct student`的结构体,包含学号、姓名、三门课程的成绩和平均分等字段,以结构体数组`stu[N]`的形式存储多个学生的信息。数据结构设计中还提到了数据流、数据存储和数据项的定义,以确保记录的存储和查询效率。 **数据字典**详细描述了系统的数据流、数据存储和数据项,如全部记录、学生成绩记录的构成,以及学号数据项的定义。加工条目"更改的记录"描述了当学生成绩记录发生变化时的处理逻辑,即比较新旧记录,若有变化则更新数据。 **设计测试流程**给出了系统操作的步骤,包括输入数据、读取文件、显示数据、排序、插入和删除记录、查询、统计信息、保存数据以及退出系统等,确保了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在实现这个系统的过程中,开发者需要掌握C语言编程、数据结构、文件操作、用户交互界面设计以及算法设计等多个方面的知识。通过这个课程设计,学生能够巩固并提高其在IT领域的实践技能,尤其是软件开发中的问题解决和系统设计能力。






























- 粉丝: 3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doc
- 测绘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docx
- 互联网+背景下辅导员做好高校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的路径探索.docx
- VB-SQL学生信息管理完整.doc
- 综合实训项目课程标准《JavaBS架构应用软件》.doc
- 计算机应用基础离线作业.doc
-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分析与设计.docx
- 如何找到真正有价值的物联网项目.docx
-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中问题通读对策稿.doc
- 教室灯光自动控制系统嵌入式系统设计.doc
- 局域网打字比赛系统(软件工程).doc
- 业界桌面虚拟化产品对比.xls
- AI+教育:人工智能口语学习App鲸小爱首度亮相.docx
- 《SQL管理开发》试题O卷.doc
- EICAD-在现代道路设计方案中的使用.doc
- 实训5-电子商务安全认识.doc



- 1
- 2
前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