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系统软件。操作系统的目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方便性,旨在简化用户与计算机的交互;有效性,确保系统资源高效利用;可扩充性,支持系统规模的增长和新功能的添加;开放性,即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和可移植性,能够在不同的硬件平台上运行。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可以分为五大模块: 1. **处理机管理**:处理机管理涉及到进程控制,确保进程有序执行;进程同步,协调多个进程间的动作;进程通信,使得进程间能交换信息;调度,决定哪个进程应该获得CPU使用权。 2. **存储器管理**:内存分配,根据需要分配内存空间给进程;内存保护,防止进程间相互干扰;地址映射,将逻辑地址转化为物理地址;内存扩充,使用虚拟内存技术增加可用内存。 3. **设备管理**:缓冲管理,减少I/O延迟;设备分配,合理分配硬件资源;设备处理,处理设备请求。 4. **文件管理**:文件存储空间管理,有效利用硬盘空间;目录管理,维护文件的组织结构;文件读/写管理和保护,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5. **用户接口**:提供命令接口、程序接口和图形接口,方便用户与操作系统交互。 接下来,我们探讨几种典型的操作系统: **单道批处理系统**:这种系统一次只处理一个作业,具有自动化、顺序性和单道性的特点。优点是提高了效率,但缺乏交互性。 **多道批处理系统**:允许多个作业同时在内存中运行,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但平均周转时间较长,且无法实时交互。 **分时系统**:通过时间片轮转的方式,让多个用户感觉像是在独享计算机。它具有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和交互性,适合于多人共享计算机资源的环境。 **实时系统**:实时系统强调响应速度和可靠性,同样具备多路性、独立性和及时性,但更注重满足严格的时间约束,适用于控制和监控等需要快速响应的应用。 操作系统还具有四个基本特性:并发性,意味着多个任务可以在同一时间段内看似同时进行;共享性,资源可以被多个进程共享;虚拟性,通过技术手段创造出超越实际资源的能力,如虚拟内存;异步性,进程的执行是非顺序的,取决于资源的获取。 微内核技术则是一种精简的操作系统设计方法,它的内核仅包含最基本的服务,如进程管理、内存管理、进程通信和I/O设备管理,其余服务作为用户态的进程运行,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进程是操作系统中的基本执行单元,是一个程序及其数据的执行实例。线程是轻量级的进程,是执行路径或者说是CPU调度的基本单位。引入进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调度系统资源,实现多任务并行处理。进程有三种基本状态:就绪、执行和阻塞,状态之间的转换是由各种事件触发的,例如CPU调度、I/O请求等。
































剩余7页未读,继续阅读


- 粉丝: 4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软件工程专业职业生涯人物访谈.doc
- 面向客户感知的web业务性能的实时监测方法.docx
- 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实例扫描.doc
-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案(叶明全).doc
- flash高级教程.ppt
- 从网络传播学角度对网络暴力提出疏导对策.docx
- 开放型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设路径研究.docx
- 国家一级设计方案师十年用CAD精髓(看了就知道菜鸟了).docx
- 浅析我国电子商务C2C市场发展现状.docx
- SFKX系列防控制箱采用先进的电气元件和可编程控制技术.doc
- 办公自动化设计方案与实现(改后).doc
- yudao-ui-admin-vben-Typescript资源
- 计算机教研室课堂教学模式终稿.doc
- 项目管理方案——某邮电大厦项目管理.doc
-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复习资料.doc
- 财政部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首次披露大数据.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