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具备多语种能力,尤其是像日语这样的重要商务语言,成为现代人才的重要竞争力。然而,现有的二外日语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资源分配不均、教学模式单一,以及对文化差异的理解不足。
教学资源的分配不合理主要体现在缺乏专门的二外日语教师,往往由日语专业教师兼职,导致教学方法与二外学习需求不匹配。教材的选择也存在问题,市场上针对二外日语的教材较少,且内容可能过于陈旧,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语言环境。此外,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要系统地教授一门语言,压力巨大。
教学模式单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语言的实践运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语言学习中,文化理解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影响到语言的实际运用和沟通效果。学生需要理解和适应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针对这些问题,二外日语教学大纲的目标应包括培养学生的日语综合运用能力,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2008年的《大学日语课程教学要求》已经明确了这些目标,但实际执行中仍需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
为了改革二外日语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教学资源优化:增加专任教师数量,提供专门针对二外日语的教学培训,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利用互联网资源更新教材内容,关注语言的实时变化。
2. 情景模拟教学法:通过设立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练习日语,提高他们实际交流的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设计对话,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技巧。
3. 强化文化教育:在课程中融入更多的日本文化元素,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日本的历史、习俗和社会现象,提升他们对异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4. 创新教学方式:利用信息化手段,例如在线课程、互动软件等,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高校二外日语教学的改革应当以人为本,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以适应全球化的需求,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这样的改革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也将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发挥语言能力,服务于社会和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