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并转换与并串转换在Verilog中的实现】
Verilog是一种硬件描述语言,广泛用于数字电路设计,包括实现串并转换(Parallel-to-Serial,P2S)和并串转换(Serial-to-Parallel,S2P)的逻辑功能。在本实验中,我们将讨论如何用Verilog来实现这两种转换,并通过具体的代码实例来阐述其工作原理。
**1. 模块设计**
我们来看串并转换器(P2S)。这个模块通常由一个移位寄存器组成,它接收并行数据并按位顺序输出。在给定的代码中,当`load=1`和`en=1`时,8位数据`din`被加载到寄存器`shifter`中。然后,随着时钟信号`clk`的上升沿,数据逐位从高位移出,直到最低位输出。当`en`变为0时,`dout`保持最后输出的值。这一过程可以用以下Verilog代码表示:
```verilog
module bingchuan(
input clk, rst, en, load,
input [7:0] din,
output dout);
reg [7:0] shifter;
always @(posedge clk) begin
if (rst)
shifter <= 0;
else if (en & load)
shifter <= din;
else if (en)
shifter <= {shifter[6:0], shifter[7]};
end
assign dout = shifter[0];
endmodule
```
**2. 并串转换器(S2P)的实现**
并串转换器则相反,它接收串行输入并生成并行输出。在提供的实验报告中,设计了一个8位可变模计数器,可以实现模8或模16的计数。当`flag=1`时,计数器实现模8计数;当`flag=0`时,实现模16计数。在每个时钟上升沿,如果`rst=0`,计数器清零,否则根据`flag`的值增加计数值。下面是对应的Verilog代码:
```verilog
module kebianmo(
input clk, rst, flag,
output [3:0] cnt);
reg [3:0] cnt;
always @(posedge clk or negedge rst) begin
if (~rst)
cnt <= 0;
else if (flag == 1) begin
if (cnt == 7)
cnt <= 0;
else
cnt <= cnt + 1;
end
else if (flag == 0) begin
if (cnt == 15)
cnt <= 0;
else
cnt <= cnt + 1;
end
end
endmodule
```
**3. 仿真**
为了验证这些模块的正确性,通常会编写激励程序(testbench),模拟不同的输入条件并检查输出是否符合预期。在提供的代码中,激励程序`kebianmotest`生成了各种时序信号,如`clk`, `rst`, 和 `flag`,以便观察计数器的行为。对于串并转换器,同样需要一个激励程序来模拟不同输入条件,验证数据的正确移位和输出。
**4. 功能描述**
在实际应用中,串并转换器常用于串行通信接口,如SPI或I2C,将并行数据打包成串行流进行传输。而并串转换器则常用于接收串行数据并解码成并行格式,便于处理或存储。
这两个Verilog模块展示了如何利用Verilog实现基本的数字逻辑功能,即串并转换和并串转换。通过理解这些基本构建块,可以设计更复杂的数字系统,如FPGA或ASIC设计中的接口控制器。